1. 每一個時代都會有社會轉型的犧牲者,碰巧你成為其中的一員,除了面對沒有其他的辦法。
2. 像對待一次真正的大考那樣對待第一份工作。全情投入、合理安排時間、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
3. 盡快地上班。好工作是干出來的,不是選出來的。
4. 堅守大城市,不堅守專業。
5. 對于第一份工作,好雇主比好崗位更重要。
6. 遇到最差的工作、最變態的雇主,也要堅持干滿三個月。否則你前期的所有投入都是無效投資。
7. 入職的起薪是最后考慮的因素。通常行業里最牛的公司不會開給你最高的底薪。
8. 誰都有可能成為別人眼里的笑話。在有人看你笑話的時候,也會關注到你的潛力。
9. 既然已經成了一個笑話,就不要怕笑話鬧得更大。
10. 當你不再在乎別人說三道四的時候,你就真正戰勝了自我。別人的笑話不會打敗你,打敗自己的永遠都是自己的怯懦。
11. 招聘程序是一種通過短跑測試來尋找長跑運動員的方法,這個門檻是可以繞過去的。
12. 進入到一個自己喜歡又適合的行業,是你獲得成功最重要的先決條件。而以什么樣的身份進入,和成就關聯度并不高。
13. 職場就是一個通過放棄自己的自由來換取利益的地方。
14. 學會在價值觀上進行退讓,但要設立底線。
15. 做人的規則自己定,做事的規則組織定,也就是領導來定。兩者發生沖突的時候可以反對,可以走人,但不可以不執行。
16. 遵守組織的規則。職場和學校是兩個規則完全不同的賽場,學校的競賽主要是個人項目,而職場上的競賽大都是團體項目。
17. 所謂企業文化就是一個組織內一把手內心的放大,他的價值觀就是這個機構的潛規則。
18. 對于工作,任何時候,你都不能把自己放在外人的角度看問題。
19. 如果你一定要堅守自己的規則,就選擇做一個自由職業者或者建立自己的組織吧。
20. “富爸爸”說,自己住的房子是負債不是資產。
21. 債務負擔是年輕人最沉重的負擔,有了負擔就沒了勇氣,沒有勇氣就沒有機會。奮斗成功的最大可能在于冒險的沖動。
22. 回過頭來看,當時覺得不得了的問題,大多不是什么大問題。
23. 因為買不起房子而“逃離”大都市是最愚蠢的選擇。當然你可以到中小城市尋找更好的機會,但不是“逃離”。
24. 在同樣是舉目無親的地方,你當然要找一個機會多的地方工作。
25. 對于男青年來說,從長遠看,剛畢業幾年的時候娶不到老婆其實有很多好處,鉆石王老五大多是這么煉成的。
26.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來自于興趣帶來的回報。
27. 千萬不要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鬼話,除非你在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上。
28. 你喜歡的不一定適合你,但你適合的一定會喜歡。找工作、找伴侶同理。
29. 在喜歡和適合之間必須二選一的時候,首先考慮適合。
30. 上大學學的那點專業知識在工作中什么都不是,不喜歡就改行。
31. 如果你有某種天分,選擇職業的時候一定要能用得上,不要輕易浪費。
32. 剛畢業的幾年可以多換幾份工作試試,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據說這樣會讓簡歷不好看—— 那就不好看吧。
33. 沒有成功的職業,只有成功的事業。
34. 他們能告訴你一個月可以給你多少錢,但不能保證你可以掙多長時間。
35. 你在某個職業中所處的位置,比你選擇哪個職業更重要。
36. 職業的吃香與否永遠在變化之中,再有見識的父母也不可能幫你選到理想的職業。
37. 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每一只黑天鵝的出現都會嚴重地影響職業選擇的正確性。
38. 人挪活,樹挪死,但要往自己適合的方向挪,而不是往自己喜歡的地方挪。
39. 不但社會對一個職業的價值判斷會變化,你自己對一個職業的看法也會變化,因為你的價值觀也在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不同的年齡看重的東西不一樣。
40. 不管多么復雜的招聘過程,都比不了一個星期的實際工作更能清楚地考察一個人。
41. 真正決定你未來的不是招聘啟事和招聘官,而是你每天在一起工作的上司和同事。
42. 一旦你進入了一個單位,你就從“外人”變成了“自己人”。所有的組織對“自己人”的條件都要比“外人”寬松得多。
43. 一切都事在人為,只要你能擠進那扇門。
44. 應聘的時候,不要低估雇主的智商,任何看似不合邏輯的條件,背后一定有你看不到的隱情。
45. 大部分情況下,新崗位的人選都會從領導的舊部下中產生,只有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會再招新人。
46. 三年的寶貴時間,你承擔的是巨大的機會成本。
47. 在不順心的時候輕易地選擇去念書是一種逃避,此時的選擇很可能是盲目的。
48. 念書是為了跳槽,如果不愿意離開原來的公司就不要選擇脫產去念書。
49. 不要拿企業的錢去念MBA.看上去是福利,其實是枷鎖。
50. 一定要工作幾年以后再去念,沒有工作經驗的MBA 沒有價值。
51. 念書只能增加見識,不會培養出能力。
52. 不要抱著建立新“圈子”的想法去念“MBA”。EMBA 的“圈子”才是有價值的“圈子”,MBA 的“圈子”其實是“套子”。
53. 永遠沒有創業的最佳時期,要想創業,就要先改變自己的價值觀。
54. 創業的念頭來自于對行業的了解和人脈關系的建立。但當你擁有這一切的時候,你大體可以在職場上混得不錯,而當你已經混得不錯的時候,你就很難放棄已經擁有的利益。
55. 創業是對你野生能力的考試,你原來的職位和地位在創業時有可能被清零。
56. 越是受過良好的教育,越是憑借自己教育背景立足的人就越要承擔更多的創業成本。
57. 創業的投入產出比完全不可控,不屬于經濟學的論證范疇。
58. 大部分創業者開始創業的項目會失敗,大部分創業者最終會成功。但這期間有一個漫長并令人感到窒息的過程。
59. 創業結果最差的是那些開始創業但沒有堅持下去的人。
60. 對于大部分職場中年人來說,如果不創業,就做好江河日下的心理準備吧。
61. 職業經理人如果有創業的夢想,一定要未雨綢繆,把公司品牌轉化為個人品牌。
62. 真正180 度的大改行,不是從工程師做成導演,也不是從教師做成記者,而是從打工的改成當老板。
63. 大部分人創業是為了致富,少部分人創業是為謀求自我價值的實現。此創業和彼創業出發點不同,遇到的問題也不同。
64. 用不著覺得對不起誰,跳槽和公司解雇你一樣天經地義。你給老板重新思考用人方略的提醒,也給了別人升遷的機會,有什么不好意思呢?
65. 一定要在職時跳。離職以后跳,相當于把自己揮淚大甩賣。這樣的交易不斷地進行下去,你就是不斷在貶值。
66. 公司裁人的時候,熱烈地希望自己在名單之中。這是職業經理人的最高境界。
67. 即使沒有跳槽的打算,也要不斷地估算自己的價格(不是價值)。
68. 偷偷到別的公司應聘一下,是個估價的好辦法。
69. 準備著,時刻準備著跳槽,這并不影響經理人的職業操守。
70. 并不一定要等有人盛情邀請的時候才跳槽,自己主動應聘并不掉價。
71. 交幾個獵頭或從事人力資源的人做朋友。
72. 什么時候領導開始對你寬容、客氣起來了,那說明—— 你老了。
73. 每一個崗位都有最適合的年齡階段,如果你已經處在上限,盡早尋求下一個崗位。
74. 上一代人的人生軌跡完全沒有參考價值,很多人會成為社會變革的犧牲品,除非你有充分的預見性和準備工作讓自己逃出來。
75. 所有的管理崗位,不管大小,都是競爭最激烈的崗位。
76. 在升遷無望的時候,早讓出來早主動,別等著別人攆你。
77. 對大多數人來說,專業崗位比管理崗位能夠擁有更長的職業生涯。
78. 擁有更長的職業生涯比擁有更高的職位更能讓人幸福。
79. 把健康當做儲蓄而不是投資。
80. 經理人永遠是團隊的隊長而不是教練。
81. 永遠只說“我們”,而不是“我”和“你們”。
82. 空降兵存在的意義就是因為需要有人被投放到最險惡的境況中。
83. 至少在最初幾個月,空降經理人肯定會有一個以上的死敵。
84. 在打擊對手之前,一定要先給自己找到同盟者。
85. 老板喜歡“鐵腕”,不是喜歡“鐵腕”本身,而是它可能產生的效果。
86. 作為個體,“才子”是個褒義詞,在組織內,“才子”是貶義詞。組織不需要才子,只需要干將。
87. 一般來說,年輕的才子是可以被容忍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才子”的稱呼不斷貶值。
88. 摘掉“才子”帽子的最好途徑是主動承擔一些瑣碎麻煩的活兒。
89. 多說“我們”,少說“我”。
90. 只在重要的場合或者關鍵項目上顯示自己的才華,把一般性的榮譽和機會讓給別人。
91. 警惕總是把你稱作“才子”的人。
92. 在組織里,每個人只有一個老板,那就是你的直接上司。和他的關系,是關乎你職場成敗最重要的因素。
93. 從理論上說,所有的老板都是“壞人”,因為他存在的理由就是為了督促你、監督你、考核你。
94. 自由是可以用來交換到薪水的,讓我們享受被領導的快樂吧。
95. 對老板阿諛逢迎是一種最理性的處事方式,但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式。
96. 你不僅要為老板負責,更要為自己的崗位負責,所以,你就必須學會管理自己的老板。
97. 有的時候,老板的反對意見只是為了表達他的權威,尤其是級別不高的老板更是這樣。
98. 把討論時的反對和爭吵,變成執行中的調整是大多數老板可以接受的“被管理”方式。
99. 提醒、溝通、換位思考—— 這就是你對老板的管理,必須的。
100. 如果和老板發生了爭吵,那一定是你的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