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好憂傷
今年我61歲,體檢報告顯示空腹血糖7.8mmol/L,去醫院查了餐后2小時血糖11.5mmol/L,醫生告訴我得了糖尿病!
我正要享受退休生活,現在非常郁悶,糖尿病是不是一旦確診,就要終身服藥?糖尿病能“治愈”嗎?
醫生解答
通過現有/新型的治療藥物、生活方式或代謝手術干預,我們會發現,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停藥,有時也可以恢復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目前我們將這種情況稱之為“糖尿病緩解”。
意思就是,只要您控制得當,就可以實現老百姓所說的“治愈”。
糖尿病緩解的定義
自發或經干預后糖化血紅蛋白(HbA1c)恢復至如何實現糖尿病緩解?
一、抓住黃金時期
糖尿病為慢性疾病,具有起病隱匿、逐步發展的特點。在正常血糖發展為糖尿病之間,會有一個過渡時期,即糖尿病前期,這一時期也是治療糖尿病的黃金時期。在糖尿病前期階段,患者一般沒有明顯的不適癥狀和臨床表現,主要依靠檢測血糖發現,因此建議每年體檢監測血糖。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損(IFG)和糖耐量異常(IGT)。
如果6.1mmol/L≤空腹血糖<7mmol/L,即是空腹血糖受損;如果7.8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1.1mmol/L,則為糖耐量異常。
早期診治“糖尿病前期”將會減少或延緩糖尿病的進展,若從飲食、運動和藥物多方面干預,可使糖尿病發病率降低約50%,實現“治愈”。
已確診糖尿病的初發患者也有“治愈”希望,應及時干預治療,好的治療方案(詳見后文)可以盡可能挽救胰島功能,避免延誤緩解糖尿病的機會。
二、培養健康生活習慣
飲食和生活方式的干預和管理,是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重中之重,可以有效實現血糖控制,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可以獲益終身。
規律飲食:推薦控制總熱量的均衡膳食。糖尿病患者不需要絕對忌口,但“淺嘗輒止”是勝利的保證!
如何控制量,雙手來幫忙:
拳頭——每餐1個拳頭大小的主食,每天1個拳頭大小的水果;
手掌——每正餐1塊手掌心大小、厚度的葷菜;
雙手——每正餐1捧蔬菜。
保持運動:
科學合理的運動有助于控糖,請記住“13579”這個運動小口訣!
“1”指餐后1小時運動
“3”指每次運動至少持續30分鐘
“5”指每周至少保證5天運動
“7”指運動時心率不超過“170減去年齡”
“9”指要保持長久的運動習慣
三、選對降糖藥物
根據個體情況,選對降糖藥物,將大大提高糖尿病緩解的概率!
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降糖藥物選擇的評估,根據個體的血糖水平、胰島功能情況、胰島抵抗程度等因素進行降糖方案制定。一些具有胰島保護作用的新型藥物,如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GLT-2抑制劑,以及一些快速平穩降糖的方法,如胰島素泵聯合動態血糖監測,可以有效的緩解高糖毒性、挽救胰島功能。
四、積極控制體重
超重和肥胖人群糖尿病發病風險高,患糖尿病的相對危險性隨BMI(身體質量指數)的增長而增長。因此,控制超重和肥胖,保持理想體重,是糖尿病預防及健康管理的關鍵。
已經確診的糖尿病患者,如果體重超重和肥胖,可以通過積極控制體重來幫助降糖。特別是肥胖的糖友,當體重控制達標、自身胰島素分泌量夠用時,血糖自然也就好了,提高了糖尿病“治愈”的可能。
五、定期復診監測指標
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高危人群,如年齡在45歲以上、超重和肥胖、高血壓等,一定要注意血糖監測,同時還要監測體重、血壓、血脂等指標,了解病情的控制情況,以便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說不定哪次復診,您就可以停藥了呢!
文 | 內分泌科 苗青 劉曉霞
來源: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