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是消化系統的一個重要部位,身體的營養都是通過腸道來吸收,毒素也通過腸道排出體外。但是現在生活吃的東西繁多而且雜,腸道問題也越來越多,比較嚴重的就是腸癌了。
那么腸癌有什么標志么,經放屁腹瀉就是腸癌么?
其實不然,放屁是腸道進行正常蠕動的一種結果,也是排毒的一種方式,如果你經常放屁,有可能是食物消化不良造成的。
因此,通過放屁來判斷腸癌是一種不靠譜的方法。其實,隨著醫療的發展,篩查腸癌的方法也多了起來,只不過我國的人群,還未能養成經常篩查的習慣,專家指出,大腸癌篩查方法的普及和早發現、早治療的措施是大腸癌防治的關鍵。
早起篩查腸癌情況,可以用這三個方法
方法1、肛門直腸指檢
這種方法目前普遍不被大部分人接受,尤其是女性,多是因為覺得方式太尷尬而放棄,但其實這種方法是早期篩查腸癌的重要方式。
因為大部分的腸癌是發生在直腸部位,多數離肛門的位置又比較的近,因此,醫生通過簡單的觸診,就能判斷出肛門附近的腸道疾病。
臨床上,約70%的直腸癌和30%的大腸癌,都是通過醫生的肛門指檢探查出來的。
2、大便隱血試驗
我們正常健康的人在胃腸道的消化黏膜更新時大約每天會丟失0.5-1.5ml的血液,這種是正常的,不用擔心。但是如果你每天的失血量大于2ml時,說明消化道的出血較為異常,這就屬于是病理性出血。
并且這種變化無法通過肉眼進行判斷,只能通過大便隱血測試,發現了大便隱血,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復查;一番發現持續的隱血,醫生會建議進行腸鏡或者胃鏡的檢查。
3、腸鏡檢查
腸鏡檢查時被人們較為熟知的一種檢查的方法,這種方法較為高效和準確,日常建議腸癌高發的人群要定期的進行腸鏡的檢查。
在腸道的檢查中,醫生還能夠盡早的發現引起腸道癌變的息肉的存在,盡早的切除,以免引發大腸癌。目前隨著醫療手段的發展,腸鏡的檢查已經不再那么痛苦,已經有了無痛腸鏡,所以大家也不用太擔心。
這五類人,是腸癌的高發人群,要重視
第一類:年齡在五十歲以上的人群
因為數據顯示,人的年齡到了50歲,身體的各種疾病會迅速的爆發或者是導致癌癥的發生,因此50以上人群要定期檢查。
第二類:有腸癌的家族史的人群
父母、兄弟姐妹曾患有結直腸癌,那么患腸癌的幾率是就比別人高。
第三類:飲食重口味的人
日常喜歡吃像麻辣食物、油炸食物、燒烤食物、腌制食物、煙熏食物的人,這些食物會增加身體發生癌變的風險。
第四類:有慢性疾病的人
慢性腹瀉、慢性便秘、慢性膽囊炎、慢性闌尾炎等疾病也有可能是致病高危因素。
第五類:長期久坐的人
久坐者的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環大都不暢,可導致腸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從而增加了患結腸癌的風險。
預防腸癌,做好3件事
第一件:喝點茶水,潤腸道
喝茶是我國傳統的一種養生的方式,并且茶中的水分還可以有效的幫助保護腸道的健康,潤滑腸道。而不同的需求可以選擇不同的茶飲,日常保護腸道,建議選擇一些藥草茶。
第二件:吃點粗,防便秘
現代人飲食過于精細,是導致發生腸道疾病的主要的因素。膳食纖維,被現代營養學家稱為"第七大營養素",是養護腸道必不可少的物質。
一般來講,粗糧(包括谷物類、塊莖類、雜豆類)中膳食纖維的含量多于水果、蔬菜中的含量。每天攝入一定量的粗糧可大大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
第三件:勤走路,促蠕動
腸道的蠕動能力是影響其健康程度的重要原因,而運動,是具有促進腸道的蠕動的作用的。
研究發現,堅持運動6周,可改善腸道細菌,使丁酸鹽的水平增加,這種物質可以保護腸道健康,防止腸道癌變,增強腸道的免疫力。走路,是最簡單方面的的運動,對于保護腸道,也十分有益,常走路的人,患上腸癌的風險要減低31%左右。
來源:飲食中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