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氣寒冷干燥,你是否稍微工作一會兒就感到眼睛干澀、酸脹?光線稍微強點就感到不舒服,睜不開眼?偶爾還伴有灼燒感或異物感,總是想用手去擦
那么,注意了
這可能是你的眼睛“缺水”了
眼干了!
眼睛干澀,多數在休息后能得到緩解,但如果長期眼干,就要警惕干眼癥的出現
冬季干眼癥
專家表示,干燥冷寒的冬季,也是干眼癥的高發季節。
干眼癥是指以淚液的質、量或淚液動力學的異常而導致淚膜不穩定和眼表損害,引起的眼干澀、燒灼感、異物感、眼紅、眼癢、畏光流淚、視疲勞、視物模糊等一系列不適的眼癥。
根據《2021眼健康及干眼科普報告》數據指出,全球干眼的發病率達8%-34%,干眼已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眼表疾病,亞洲干眼發病率居全球前列,其中中國發病率更是到達了21%-30%,也就是說每五個人中至少有一人患干眼癥。它是我國最常見的眼病之一,也越來越低齡化。
眨眼是一種保護眼睛的自主運動,可以起到清潔和濕潤眼球的作用。眨眼時,眼瞼會分泌出油脂,隨著眨眼運動均勻地分布在眼球上,能防止淚液的蒸發,從而保持眼睛的濕潤。
專家介紹,當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盯著電子屏幕時,會不自覺減少眨眼次數、頻率和強度,引起淚液和油脂分泌減少。而冬季陰冷干燥的天氣,也容易導致淚液蒸發增加,如果身處空調房間內,淚液的蒸發就更明顯。從而誘發干眼癥的發生。
干眼癥的癥狀表現
★ 最常見的就是眼睛干澀
★ 迎風容易流淚
★ 眼睛發紅,或有灼燒感
★常覺得眼皮很重或是眼睛里有異物感
★對光敏感,光線一強就覺得眼睛不舒服、睜不開
★眼睛容易疲勞,視物模糊,難以集中精力
干眼癥的危害
專家提醒,從嚴重程度分,干眼癥可分為輕中重度三型,輕度的干眼癥可以通過點藥、調理等好轉。一旦發展為重度,可能會引起引起眼睛的炎癥、如角膜炎,角膜潰爛、視力永久下降,影響工作和學習,部分干眼癥患者還會合并抑郁癥,有輕生的念頭。
干眼癥的輕度危害
輕度的干眼癥患者會感覺眼部不適,眼睛有明顯的干澀感,眼部淚液分泌減少,因患者常做有意識的眨眼動作,嚴重影響眼組織的正常功能,此時患者會感覺到眼部出現疼痛感,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干眼癥的中度危害
中度的干眼癥患者眼部異物感、疼痛感加劇,眼瞼、結膜、角膜出現炎癥等病變,此時患者會出現睜眼困難,進而導致失眠、抑郁的發生,嚴重危害患者身體健康。
干眼癥的重度危害
重度的干眼癥患者,角膜炎或結膜炎與干眼癥同時并發交替發展,導致角膜組織變性,進而發展成為角膜潰瘍、角膜穿孔、角膜軟化癥。而后影響光線進入瞳孔,導致失明。
干眼癥的預防
那么,在冬季該如何做好全面”眼“護呢?專家提醒,應從以下這些方面做好日常防范:
1、注意用眼衛生,改變不良用眼習慣;
2、減少用眼疲勞,主動眨眼,每分鐘眨眼15到20次;眼部按摩、補充人工淚液等方法緩解眼部不適;
3、可用熱毛巾敷眼、眼部按摩、補充人工淚液等方法緩解眼部不適;敷眼時溫度不宜過燙,四十多度即可;
4、冬季室內空調溫度不宜過高,風速不宜太大,增加屋內濕度,有利于改善眼睛疲勞;
5、定時休息雙眼,放松眼睛,多向遠處看看;
6、飲食均衡,適當多食葉黃素多的蔬菜、水果和維生素A多的魚肝油,雞蛋,牛奶等;
7、保證睡眠充足,保持心情舒暢。
干眼癥的治療
專家提醒,干眼癥的預防很重要,干眼癥的病因病癥不同,治療方法各不相同。根據干眼癥的具體類型和嚴重程度,需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干眼的治療方式主要有藥物治療(全身和局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霧化熏蒸、瞼板腺按摩、強脈沖光等),手術治療(淚小點栓、腺體移植),心理治療。
中醫治療干眼癥
中醫藥治療干眼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素問》云“五臟化液,肝為淚”,肝腎同源,肝腎陰虛,致淚液生化無源。
輕者屬“白澀癥”,重者屬“神水將枯”,無以濡養目珠而目珠干澀,可以口服滋補肝腎中藥,如枸杞子、菊花、桑葉、決明子等藥泡茶飲;還可以采用中藥外熏,針刺穴位等治療方式;若干眼癥病癥復雜,應及時到醫院尋求專業醫師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