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是所有不同種類心臟病的最終結局及主要并發癥。心衰發病可以突然,也可以隱匿。突出特點是漸進性惡化,直至成為難治性心衰而引起循環衰竭。瘀血在心衰發展過程中起到催化劑作用,因此治療在氣血辨證基礎上,活血化瘀是治療心衰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應用活血化瘀治療心衰時,強調以氣血為綱,從整體上把握心衰的病機特點,方能辨證準確,施治合理,收到佳效。
1,〔治療思路〕
掌握了心衰之病機,見心衰自然有治療思路。心衰的根本病機是內虛,早期主要為心氣(陽)虛、可兼肺氣虛,隨著病情發展,心氣(陽)虛導致心運血無力,瘀血內停。中期脾陽虛,脾虛失運,再加上肺氣虛,水道失其通調,水濕內停。后期腎陽虛,膀胱氣化不利,水飲泛濫。因此心衰病機可用虛、瘀、水三個字概括。
2,〔具體診治〕
(1)心衰早期:由于心衰早期是心氣(陽)虛產生瘀血,所以病人除了有心慌,心悸等心的定位癥狀之外,還有氣短,乏力,活動或勞累后癥狀加重等氣虛的定性癥狀,也有舌質暗,舌質有瘀斑瘀點,脈細澀等瘀血的定性癥狀。因此心衰早期辨證診斷主癥是心慌,心悸,氣短,乏力,活動或勞累后癥狀加重,舌質暗,有瘀斑瘀點,脈細澀。治療用保元湯加活血的丹參,川芎,赤芍。注意,有好幾個方劑都叫保元湯,此方是魏桂巖的《博愛心鑒》中的保元湯。
(2)心衰中期:由于心衰中期是從早期的氣虛血瘀型心衰發展而來,由單純的心氣(陽)虛兼血瘀演變為心脾陽虛兼水飲夾血瘀,所以病人除了有心悸,心慌等心的定位癥狀之外,還有食欲不振等脾的定位癥狀。除了有形寒肢冷等陽虛的定性癥狀之外,還有舌面水滑,水腫等水飲的定性癥狀。因此心衰中期辨證診斷主癥是心悸,氣短,形寒肢冷,食欲不振或兼嘔惡,舌面水滑,水腫,小便短少,肝脾腫大,脈沉細。治療用苓桂術甘湯加活血的丹參,桃仁。主要目的是消除脾陽虛,水飲盛,這是因為脾陽虛水飲盛是心衰發展過程中關鍵環節,及時消除使心衰向愈,否則會迅速變質為腎陽虛,水飲泛濫,甚至陽脫證。
(3)心衰后期:由于心衰后期是腎陽虛衰,水飲泛濫,涉及心、脾、腎、肺,形成數臟同病,所以除了有心悸,脈結代等心的定位癥狀外,還有喘息,咳粉紅色痰等肺的定位癥狀;不欲飲食等脾的定位癥狀;脈微欲絕,尿少或無尿等腎的定位癥狀。除了有形寒肢厥,面色蒼白等陽虛的定性癥狀之外,還有下肢水腫等水飲泛濫的定性癥狀;唇舌紫暗等血瘀的定性癥狀。因此心衰后期辨證診斷主癥是心悸,脈結代,不欲飲食,氣短喘息,甚至端坐呼吸或咳粉紅色泡沫樣痰,脈微細欲絕,尿少或無尿,形寒肢厥,面色蒼白,下肢水腫,唇舌紫暗。治療用真武湯加利水的豬苓,車前子。加活血的丹參,三七。
(1)討論:對于心衰,中醫與西醫規律基本一致,心衰早期相當于西醫心力衰竭Ⅰ級~Ⅱ級。心衰中期相當于西醫心力衰竭Ⅱ級~到Ⅲ級。心衰后期相當于西醫心力衰竭Ⅲ級~Ⅳ級。西醫明確診斷為心力衰竭Ⅲ級,又有不欲飲食,惡心嘔吐的脾胃癥狀,當是心衰中期。患者惡心嘔吐是胃氣上逆,根據胃與心包別通,則知胃氣上逆是心衰加重的原因。
2,分析:心悸,脈結是心的定位癥狀,可以確定病位在心。不欲飲食是脾的定位癥狀,可以確定病位在脾。舌苔水滑,水腫是水飲的定性癥狀。唇紺舌暗是瘀血的定性癥狀。
3,診斷:心衰,心脾陽虛,水飲內停,兼夾血瘀。
4,治療:用苓桂術甘湯溫陽化飲。加丹參,桃仁活血化瘀。加紫蘇子,半夏,陳皮,佩蘭化濕止嘔降逆,半夏是降胃逆之要藥。加葶藶子瀉肺水除肺淤血。
學的時候,是分開單獨學,比如“胃與心包別通”,而用的時候結合起來用。比如此案例,將血瘀,別通等結合起來用,共同解決問題。
學血瘀時掌握熟,學別通時也掌握熟,學心衰時還掌握熟,那么見此病例,大慨一看,治療方案立刻在胸中形成。
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實質就是各個基本東西組合。也就是說,每個人的疾病就是各個基本東西組合,各不相同。
治胳膊腿痛,用不用瘀血,別通?用的!有時與治心衰方藥一樣,異病同治?;緰|西就那么點東西,恒久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