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投票評選,最讓家長苦惱的孩子學習問題,我猜,“做作業太磨蹭”絕對是第一!
做作業磨蹭的孩子,浪費的時間越多,閱讀、運動、休息的時間就越少,磨蹭絕對是學習上的一大頑癥。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做作業磨蹭,不僅僅是不喜歡學習的孩子有的毛病,而且很多聰明的孩子,居然也有這種現象。
1
逃避作業,故意磨蹭
現在的孩子放學回家,每天都有一堆作業,好不容易寫完,爸爸媽媽還會布置的額外作業,就算是到了周末,作業量也絕對有增無減。
面對這么多的作業,孩子為了少做一點只好選擇用磨蹭來逃避。
故意做得慢一點再慢一點,那樣時間來不及,就可以少做一點。
嘗到拖作業帶來的甜頭后,容易形成作業磨蹭的壞習慣,想要改掉這個壞習慣,就要像大禹治水一樣,宜疏不宜堵。
對策:
作業不是每天做的越多越好,適量才能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給孩子一定的放松時間。
因此,定時定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比如每天寫10頁,孩子心里就會有一個目標,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孩子能夠很具體地感受到自己的進度,也更有動力。
2
因為討厭,所以拖拉
面對討厭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不論多么害怕、多么內疚,就是很難逼迫自己去做,于是一拖再拖。
這種痛苦的經歷,相信很多人有過。
作業對于孩子來說,本來就是一件辛苦的事,再加上父母往往比孩子還操心作業,孩子一坐下來寫作業,就會時刻“監督”他。
孩子有一秒鐘的分神,都會立刻“提醒”。
或者經常以命令的口氣讓孩子寫作業:“快去寫作業,不要瞎玩了”、“別開小差,寫不完不許吃飯”......
引起孩子本能地抗拒,從而拒絕執行!
對策:
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還要家長干嘛!
的確,家長合理適時的提醒對提高孩子的作業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但,一定要注意言辭和頻率!用引導替代催促,是值得嘗試的辦法。
比如把“快點,這么慢又要來不及了”換成“再不加油,明天的任務就會變多咯”!
3
追求完美,所以拖拉
同樣一件事,對自己要求過高,花費的時間就是比別人要長點。
學習上,有的孩子就是這樣天生的“完美主義者。”
蒙蒙作業工整,成績優異,唯一的缺點就是:在作業上花的時間是別人的2倍。
原來她寫的字稍微有一點不整齊或者不干凈的地方,就會擦掉重寫,花費的時間自然就比別人多。
太過追求完美的孩子,很容易對學習產生焦慮。
對策:
對于這種喜歡使用橡皮不停地擦來擦去的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癥”。
原因是孩子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怕出錯。
對患有橡皮綜合癥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也不要用打罵來糾正其不良行為,而要用獎勵手段進行強化訓練來達到目的。
4
做事沒計劃,所以拖拉
可能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習慣,做作業就是從書包里掏出什么就做什么,做不下去了,就換一科,最后花的時間很多,卻沒有一科是完成的。
這樣沒規律的做題順序,也導致了孩子經常需要不同的工具。
就要不斷地停下來去找,浪費了時間,降低了效率,也提高了錯誤率。
對策:
計劃,永遠是治磨蹭最好的良藥。
要想幫孩子克服掉這毛病,把要做的事都列在計劃表里,而不僅僅是把學習和作業列在計劃里。
幾點幾分到幾點幾分干什么,要寫得清清楚楚,然后孩子完成一項就可以打勾。
孩子做作業磨蹭,絕不只是一個學習上的壞習慣,它也會慢慢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進而影響到孩子以后的發展。
所以,家長一定要學會上面的方法,不用嘮嘮叨叨,就能讓孩子主動寫作業。
【優加佳寶】專業感統訓練機構,專家領航,專家測評評估,為孩子量身定制的課程,定期召開教研活動針對孩子情況實時進行調整,師資定期培訓提升,全面提升兒童專注力、記憶力、想象力、語言、情緒控制、邏輯推理、社交、學習等能力,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優秀的自己!感覺統合,讓孩子綜合健康的平穩成長,家園共育的宗旨上希望家長成為學習型的的家長并提供父母課堂,為孩子更好的成長全方位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