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電影日報第824篇原創文章——
據媒體報道:《上海堡壘》導演滕華濤接受毒舌電影采訪,回應該片的演員爭議,他表示:從技術上來講對鹿晗沒有意見,但自己忽略了演員類型的差別,“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科幻戰爭)里”。
導演這么說,可能是指出其中的一個原因,但,很容易招罵,因為有甩鍋的嫌疑。先看一些重要數據和市場指標吧!
截止到發稿時,《上海堡壘》的累計綜合票房1.2億,據說投資3.6億;豆瓣電影評分3.2,貓眼電影5.8,淘票票5.9;首日排片占比高達32.7%,僅上映7天就被迫下檔了;首日票房7422萬,第七天則只有170萬;簡單來說,各種市場指標暴跌幅度超過了之前的任何一部電影。
一部大投資大制作的科幻大片,能夠崩得各項指標和數據破紀錄,核心問題是演員的問題?肯定不是。
在電影上映之前,電影日報發了一篇題目為【《上海堡壘》恐無力阻擊《哪吒》,首日口碑定輸贏】的文章,其中指出:
因為年初《流浪地球》的票房成功,從而使得業內外對科幻電影的票房預期看得比較高,然而,單就科幻類型電影來說,不是說你找些明星來演,弄一些大場面,你就是科幻電影了,中國的電影觀眾早就被世界級的科幻電影喂飽了,如果一部國產科幻電影無法帶給觀眾新鮮感,其市場空間必然大打折扣。
上海堡壘上映之前,我還寫了這樣一段話:
說句不恭敬的話,《上海堡壘》首日的口碑定輸贏,口碑好上座率企穩,后市就有機會,口碑不行上座率難有保障,次日排片就會大跌,誰也救不了,即便是流量明星也不行,因為,從影史票房前十的電影來看,沒有任何一部電影是靠粉絲帶起來的。不過,一部電影的成敗如果把矛頭完全指向鹿晗就有失偏頗了。
整部電影,角色和劇情是完全割裂的,舒淇也一樣,這就不是演員本身的問題了。但在市場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小鮮肉也好流量明星也罷,他們演戲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無論在什么影視作品中,無論塑造什么樣的角色,他們都是在演自己,而不是塑造角色,除了耍帥扮酷以外,其他一無是處,這種本色出演只能吸引部分粉絲,而無法打動觀眾。一部電影的票房能否高企,靠的是普通電影觀眾,而不是粉絲。
《上海堡壘》是作家江南最滿意的兩部作品之一,江南是原著作者也是編劇,小說作者擔當編劇存在的問題,《上海堡壘》中全有,《九州飄渺錄》亦然;小說可以天馬行空但劇本不可以,所以你看整部電影連高潮都沒有。江南為了賺編劇的錢,把自己的小說受眾都得罪了。其實,小說和劇本完全是兩碼事兒,好的小說作者未必是合格的編劇。不過有人給我留言說,“主要他是老板”,那我也就沒啥可說的了。
就市場而言,好電影才是市場的靈丹妙藥。《哪吒》上映26天累計綜合票房已經突破了41億,同行太不給力,所以,哪吒只能繼續領跑。本來,《流浪地球》給中國科幻電影開了一個好頭,結果,一部《上海堡壘》給又整回去了!要是這部電影在《流浪地球》之前上映,《流浪地球》起碼損失20億!千萬不要低估負面和不良情緒對于一部電影的影響。
所以說,演員存在問題,但一定不是核心問題。導演就好比是一廚子,你可能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中式面點師,面點做得比較好,但你非要弄一滿漢全席,即便是有再好的食材,又有什么用呢?老話講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是沒有道理的。《上海堡壘》基本上集齊了所有科幻電影的錯誤與問題,你就是找吳京、徐崢、黃渤來演,也無力拯救!因為,導演覺得很牛的方面,觀眾是無感的。這就比較可怕,當導演的表達和觀眾的訴求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時,電影的口碑崩塌就變得直接且簡單了許多。
失敗是常態,成功才是意外。你們的電影票房失敗了自己還有錢賺,像我等無名之輩失敗了,就連飯也吃不上了。所以,也沒有什么好委屈的、抱怨的!電影的問題就是電影的問題!最后特別提一個醒:業內的名人明星做人脈關系的支持時,千萬甩鍋觀眾!那樣很傻很天真!那不是支持,那叫高級黑!
還是那句話:好電影才是市場的靈丹妙藥!
作者: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