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男孩的父母們都比較操心,因為男孩子的教育從小就要非常重要。嚴厲的管著擔心孩子太自卑,不愿意說話。如果放任自由,又覺得對孩子沒有約束力,以后孩子會不聽話。不過,男孩子如果在三歲這個分水嶺的時候,沒有教育好,以后就難改了。
孩子在三歲左右的時候,就有了性別意識,如果這個時候父母沒有注意自己的言行,容易影響孩子的發育,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也是有影響的。那么,家中有男孩的,到了孩子三歲的時候,這兩件事情就不要做了。
1、媽媽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在三歲的時候已經有了初步的性別意識,在他們的心里已經開始知道男生和女生有些不一樣了,雖然這些意識還比較模糊,但是媽媽們也要注意。很多媽媽覺得寶寶還小,尤其是自己的兒子,在他面前沒有問題的。但是媽媽經常這樣做,而且絲毫沒有給孩子建立一個性別意識的話,孩子的性別意識會比較薄弱,而且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可能孩子還會早熟。
2、不跟孩子分床。
我一個同事最近把我驚到了,兒子都九歲多了,竟然還沒有分床睡,相反是和老公分床睡覺了。原因是當時懷孕的時候就很老公分床睡了,生完孩子,孩子容易哭鬧,影響第二天的上班,所以夫妻兩個就一直沒有在一個房間。這讓我感覺這個家庭夫妻感情有問題,而且好像有點偏了。應該是和兒子分床睡啊,怎么現在變成老公了呢。
孩子三歲左右的時候就是慢慢減少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盡量讓孩子自己睡覺,因為這個時期不光是孩子的性別意識發展時期,也是獨立意識發展的時期。可能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比較難接受,可以提前一段時間就跟孩子溝通,經常跟孩子說自己睡一張床多么好,讓孩子度過焦慮的時期,先在心里有個預想了。
如果寶寶還是不愿意多的話,可以先和孩子分床睡,買一張小床,放在媽媽的床邊,晚上的時候可以和孩子說說話,然后講講故事,讓孩子有一個安全感。這段時間也是孩子性格的養成時期,可以讓爸爸經常和孩子相處,鍛煉孩子的陽剛之氣。到了寶寶五六歲的時候就可以考慮和寶寶分床睡了,不過一開始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多給孩子陪伴,跟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愛他的。
當然,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快樂的成長,所以家長們在培養孩子的時候還要注意方式方法,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