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周圍經常會聽到很多媽媽說自己的孩子不聽自己的話,有的孩子甚至是和父母比較疏遠,可是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其實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很多父母就已經開始選擇出去工作,或許是迫于生計又或許是迫不得已。孩子常常是醒來的時候已經不見父母,而父母下班的時候孩子已經睡著,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怎么可能和父母親近呢?
鄰居小麗就是這么個情況,不過小麗的6歲寶寶卻對小麗特別的依賴,這可能是因為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小麗不管有多忙都會在晚上孩子睡覺之前和寶寶談談心,所以說不能埋怨孩子不聽自己的話,更不能因為種種原因而疏遠孩子,其實孩子的各種逆反行為,實際上是對我們一種警示,他是缺少陪伴了。父母們要想養育出聰明的寶寶,那么陪伴就要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開始。
1,不管多忙,晚上都要和孩子說說話對于比較小的孩子來說,父母的精心呵護是最重要的,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爸爸媽媽們就應該在寶寶睡覺之前和寶寶簡單的說說話,即使是孩子聽不懂,也能感受到父母的愛。而當孩子進入了幼兒園以后,媽媽們更應該在孩子放學以后詢問,寶寶這一天在幼兒園中都發生了什么樣的趣事?還要問問孩子在幼兒園里有沒有不開心的事情,這樣能夠適當的讓寶寶把情緒發泄出來,時間一長乖巧可愛的寶寶就會越來越積極向上,也會越來越愛和父母親近。
現在留守兒童非常的多,在孩子10歲之前太多的父母都選擇離開家鄉出門工作,不過,不管父母有多忙,都要每天晚上給孩子打個電話,告訴他們即使是在遙遠的地方也沒有停止愛他,這樣會讓孩子覺得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但是愛從沒缺少。不過能盡量留在孩子身邊的話,還是不要選擇離開,即使是在孩子周圍也要每天陪孩子說說話,現在很多父母羞于說出我愛你三個字,但是,往往就是這三個字才讓孩子的心中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