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頭暈目眩,面白無華,爪甲不榮,視物模糊或雀盲。或見肢體麻木,關節拘急不利,手足震顫,肌肉潤動,或婦女月經量少、色淡,甚則閉經。舌淡苔白,弦細。
肝氣郁結證:
★病因病機:
情志抑郁突然的精神刺激肝失疏泄,氣機郁滯病邪侵擾,阻遏肝脈
★臨床表現:
胸脅或少腹脹悶竄痛,情志抑郁,或咽部異物感,或見癭瘤、瘰疬,或見脅下癥塊。婦女可見乳房作脹疼痛,痛經,月經不調,甚則閉經。苔薄,脈弦或澀。發病及病情輕重多與情志變化有關。
★肝熱病因病機:
情志不遂,氣郁化火,火灼肝陰肝陰不足溫熱病后期,耗傷肝陰陰不制陽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虛熱內擾
肝火熾盛證:
★臨床表現:
頭暈脹痛,面紅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耳鳴如潮,或突發耳聾,失眠或惡夢紛紜,脅肋灼痛,或吐血衄血,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
肝陽上亢證
★病因病機
惱怒焦慮,氣火內郁,暗耗陰津,指肝腎陰虛,陰不制陽肝陽上亢房勞所傷、年老腎陰虧虛,水不涵木上實下虛
★臨床表現:
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腰膝酸軟,頭重足飄。舌紅少津,
寒滯肝脈證:
★病因病機:
指寒邪侵襲,感受寒邪,凝滯肝脈,表現以肝經循行部位冷痛為主癥的證候。
★臨床表現:
少腹牽引睪丸墜脹冷痛,或陰囊收縮引痛,受寒則甚,得熱則緩,或見巔頂冷痛,形寒肢冷,苔白滑,脈沉緊或弦緊。
肝風內動證:
泛指患者出現眩暈欲仆、抽搐、震顫等具有“動搖”特點的癥狀為主的一類證候。
肝藏魂,屬木,膽炎寄于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本病:諸風引起的眩暈、強直、驚、癇、兩脅腫痛,胸脅滿痛,嘔血,小腹疝痛,徵瘕,女人經病。
標病:寒熱瘧狀,頭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閉頰腫。筋攣,卵縮,丈夫睪丸頹疝;女人少腹腫痛,陰病。
中藥調理
肝氣有余瀉之
瀉子心:甘草。
行氣:香附、芎窮、瞿麥、牽牛、青橘皮。
行血:紅花、鱉甲、桃仁、莪術、京三棱、穿山甲、大黃、水蛭、土鱉蟲、蘇木、牡丹皮。
鎮驚:雄黃、金簿、鐵落、真珠、代赭石、夜明砂、胡粉、銀簿、鉛丹、龍骨、石決明。
搜風:羌活、荊芥、薄荷、槐子、蔓荊子、獨活、防風、皂莢、烏頭、白附子、僵蠶、蟬蛻。
肝氣不足補之
補母腎:枸杞、杜仲、狗脊、熟地黃、萆解、阿膠、菟絲子。
補血:當歸、牛膝、續斷、白芍藥、血竭、沒藥、芎窮。
補氣:天麻、柏子仁、白術、菊花、細辛、密蒙花、決明子、谷精草、生姜。
本熱寒之
瀉木:芍藥、烏梅、澤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