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肱動脈壓)是衡量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當收縮壓和舒張壓均低于正常值下限(90/60毫米汞柱)時,應考慮可能為急性周圍循環衰竭、心機梗塞、心臟衰竭、急性心包填塞等。當高血壓腦病或顱內壓增高時,血壓常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
(一)血壓的產生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并作用于血管壁的壓力稱為血壓,一般指動脈血壓而言。心室收縮時,動脈內最高的壓力稱為收縮壓;心室舒張時,動脈內最低的壓力稱為舒張壓。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為脈壓。
(二)血壓的正常值正常成人收縮壓為12~18.7kPa(90~140mmHg),舒張壓8~12kPa(60~90mmHg)。新生兒收縮壓為6.7~8.0kPa(50~60mmHg),舒張壓4~5.3kPa(30~40mmHg。在40歲以后,收縮壓可隨年齡增長而升高。39歲以下收縮壓<><><><>
(三)血壓測量法一般選用上臂肱動脈為測量處,病人取坐位,暴露并伸直肘部,手掌心向上,打開血壓計,平放,使病人心臟的位置與被測量的動脈和血壓計上的水銀柱的零點在同一水平線上。放盡袖帶內的氣體,將袖帶縛于上臂防止過緊或過松,以能插入一到兩個手指為宜,并塞好袖帶末端,戴上聽診器,在肘窩內摸到動脈搏動后,將聽診器的頭放在該處,并用手按住稍加壓力。打開水銀槽開關,手握所球,關閉氣門后打氣,一般使水銀柱升到21~24kPa(160~180mmHg)即可。然后微開氣門,慢慢放出袖帶中氣體,當聽到第一個微弱聲音時,水銀柱上的刻度就是收縮壓。繼續放氣,當聲音突然變弱或消失時水銀柱上的刻度為舒張壓。如未聽清,將袖帶內氣體放完,使水銀柱降至零位,稍停片刻,再重新測量。
(四)血壓異常
⒈高血壓:是指收縮壓和舒張壓均增高而言的。成人的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90mmHg,稱高血壓。如出現高血壓,但其他臟器無癥狀,屬原發性高血壓病;如由腎血管疾病、腎炎、腎上腺皮質腫瘤、顱內壓增高、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高脂血癥、高鈉血癥、飲酒、吸煙等引起的高血壓,屬繼發性高血壓病。
18歲以上成人血壓水平的定義和分類
類別 收縮壓(mm Hg) 舒張壓(mm Hg)
正常血壓<120>120><>
高血壓前期 120 – 139 或 80 – 89
高血壓:≥ 140 ≥ 90
1級高血壓 140 – 159 或 90 – 99
2級高血壓 160—179或 100—109
3級高血壓 ≥ 180 或 ≥ 110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140<>
⒉低血壓:是指收縮壓≤18.6kPa(90mmHg),舒張壓≤8kPa(60mmHg),多見于休克、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嚴重脫水、心力衰竭、低鈉血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