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是倍受人們喜愛的茶具,其中的重要原因便是:紫砂壺都是具備款識的。不管是名家還是新手,一般都會在自己的作品上題名、落款,這是紫砂壺創作的重要組成和優良傳統。盡管“物勒工名”古已有之,但是紫砂款的款識卻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時代氣息。紫砂壺款識的表現手法有兩種,即刻款與印記款。所謂刻款,即用竹質或金屬制刀具鐫刻的款識;所謂印記,則是用印章篆刻或圖記、圖案表現的款識。明代周高起所著《陽羨茗壺系》記載:“鐫壺款識,即時大彬初請能書者落墨,用竹刀劃之或以印記。”可見印款方法自明代起就有使用。刻劃款識,由于使用竹或金屬等不同工具和刀法不同,由此也產生了不同的款識效果。一種為等線體,每字的筆劃粗細基本相同,有類似同圓珠筆書寫的效果。另一種為頗具書法效果的楷書或行書體款識,但以后者為多。
到了清代,刻名款和印章款共存,但使用印章款的比較普遍,文人雅士撰銘則用刻款。用刻款要求字跡具備一定的書法基礎,一般工匠很難達到。而且可寬的速度還不能適應批量生產的要求,因此刻款逐漸被印款所取代。印章款識的形式多種多樣,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瓦當形、葫蘆形等不同造型的陰、楊文印。
在紫砂茗壺的印章款識內容是豐富多采的,最常見、最規范的便是鐫刻藝人的姓名、字號,這也是紫砂茗壺款識的一個主要特點。紫砂茗壺的印章款識不僅在鑒定、辯偽方面作用巨大,而且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和一定的人文背景,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