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組/福州26日電
October 26, 2015, 6:00 am 750 次
遺址上的石碑。(取材自泉州網)
航拍張阪鎮古代祈福道場。(取材自泉州網)
專家推測這是古代祈福的「烽火臺」。(取材自泉州網)
福建泉州臺商投資區張阪鎮崧山村大坪山日前發現一座超過1500平方米的超大型祈福古道場,據了解,如此大規模的室外道場,在中國實屬罕見,此前泉州沒有發現類似的道場遺址。專家推測,祈福古道場可能建於道教十分盛行的朝代,應該早於明朝初期。
東南早報報導,在崧山村,幾乎所有的村民都知道大坪山上有一座奇特的古代遺址,但無人知曉它的來龍去脈和用途。該遺址地上雜草、灌木叢生,巖石裸露,整個山頭較為平緩。在灌木叢中有數個弧形石階,層層疊疊。在東側三個石階上,分別用石頭砌起三座圓形石塔,石塔頂部已經坍塌。
當地村民說,石塔底部直徑3.32米,塔頂直徑2.2米,殘高2.4米。該村民說:「這座遺址位置偏僻,無人看管,偶爾有小孩子跑來這裡玩耍,把塔頂的石頭推掉。」
現場還發現一塊石碑,石碑正面豎刻「天官賜福」四個大字,背面上端刻著「元亨利貞」四個字,中間是一個八卦圖案,下方刻著「神卦驅煞降禎祥」七個字,字體均為楷書。
據報導,村民孫凱東表示,他很小的時候,這塊石碑就發現了。他長大後才將石碑搬到碑座上,並立在遺址旁邊。後來他還在遺址上發現數塊被打磨成弧形的石頭,拼接起來後形成道教太極圖案。由於無人看管,這些石頭一直散落在草叢中。
福建省道教協會副會長吳歷田說,遺址坐北朝南,恰好是正子午坐向,正對面山勢和緩,不遠處就是出海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根據碑刻基本可以確認該遺址是古代道教消災祈福的道場。
吳歷田說:「『天官賜福』為道教術語,舊時用於祈福消災的吉利話。『元亨利貞』出自《易經》,石塔可能是消災祈福時使用的『烽火臺』。」
報導指出,看過圖片,泉州市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主席蔣欽全認為,遺址的石階應該是就地取材打磨壘砌而成,石墩相互層疊,有點像海浪圖案。
吳歷田則認為,整座古道場可能呈蓮花圖案,蓮花在道教和佛教中都是代表吉祥。
至於建造古道場的年代,蔣欽全推測可能建於道教十分盛行的朝代,應該早於明朝初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