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7.9
一部成本200萬,拍攝時間僅16天的口碑電影,主演余文樂、曾志偉、金燕玲零片酬出演,改編自香港的真實案件。
余文樂飾演的男主角阿東,是一名投資銀行經紀人,收入可觀,事業成功,有一個恩愛的女朋友,兩個人一起打拼,存錢供樓。
回到家的阿東面對的是萬念俱灰的生活。癱瘓多年的母親,從不回家的父親,遠在美國的弟弟。
阿東的母親婉容年輕時是有錢人家的女兒,家道中落后來到香港,和阿東的父親大海相識結婚。
婉容是個心高氣傲的女人,自認為嫁給大海是"下嫁",對丈夫對婚姻對整個家都充滿了抱怨。大海索性去開跨境貨車,既可以賺多點錢又可以避免回家心煩。
婉容癱瘓后長期臥床 ,一直由阿東照顧。她怨恨嫁錯人斷送了幸福,行動不便后,更是對在美國成家、工作的小兒子念念不忘,反而對守在身旁照料的阿東充滿怨懟。
身體的疼痛和生活的不幸讓婉容十分暴躁易怒。
即使小兒子阿俊從不回家也不打電話回來,在母親心中只有這個在美國的優秀兒子才是自己的親人。即使阿東每日幫她擦屎抹尿沖涼按摩,母親仍會惡狠狠地罵他是"撲街",說當初就不應該生下他,將自己一生的不幸都歸咎于阿東。
經濟和精神上的壓力使得阿東患上了躁郁癥。
阿東在一次情緒崩潰后失手殺死了母親,因為患有躁郁癥,被判無罪,但被強制醫療一年,出院后父親接他回自己租住的小屋,一個僅有四五平方的房間,在連呼吸都嫌擁擠的逼仄空間里,這對陌生的父子開始了他們的生活。
出院后的阿東努力恢復過去正常的生活。
他去參加了好朋友的婚禮,婚禮上,當新郎新娘在臺上熱淚盈眶地講述他們相遇相識相愛的感人故事時,臺下的賓客自顧自地聊天攀談,沒有人有興趣聽他們的故事。
只有阿東在聽,賓客的不禮貌刺激了阿東,他沖到臺上搶過話筒,質問大家為什么不懂得尊重新人,為什么不能保持安靜。
沒有人在意阿東說什么,有人說他是神經病,有人拿出手機拍他。
他努力重返職場,無奈投出的履歷都石沉大海。他找到最好的朋友,希望能得到工作推薦,朋友卻擔心他的病情,不建議他再出來做事。
阿東很努力地找回女友,女友赴了他的約,他以為一切可以重新開始。
阿東終于找回了信心,重新振作。他和父親開玩笑說要給他生孫子了;他和鄰居約好一起打籃球;他和隔壁的小學生小余一起種花,計劃拿到網上售賣。
他精心打扮去赴約,卻沒想到女友帶他去了教會。女友在眾人面前訴說自己如何度過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講述主是如何拯救自己,她聲淚俱下地聲討阿東帶給自己的傷害,一面說自己選擇寬恕,一面當眾揭開他的傷疤,祈求上帝洗滌阿東罪惡的靈魂。
不堪忍受的阿東沖進超市,瘋狂地吃巧克力(吃巧克力可以提高血清素,緩解抑郁),卻被路人拍下視頻上傳到網絡。被人扒出他就是"精神病弒母"案件中的主角。阿東再也無法忍受,在浴室自殺了。
父親被阿東的舉動嚇到,他無奈地問阿東:你可不可以正常一點?
阿東哭著痛斥父親:母親在世時你有理過這個家嗎?當她半夜痛醒時你在哪兒?當她滿身屎尿時,你回來過嗎?
張愛玲說: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一定會原諒現在的我。
既然你沒有參與我的過去,又有什么資格要求現在的我。
阿東不能釋懷的是他的原生家庭。
阿東有一個不幸的童年,父母偏愛弟弟,在這個家里,他沒有多少存在感,也沒有感受過親情的溫暖。
讀書的時候,阿東和阿俊同一天親子日,父親還是去了已經有母親陪伴的弟弟身邊,只留下阿東一個人孤獨絕望的身影。
母親的負能量趕跑了丈夫,嚇走了阿俊,只有阿東愿意不離不棄。
即使這樣,每次阿東回到家,母親都會不停地斥責他:
"你究竟是不是想弄死我才安心?"
"我當年就應該把你拿掉,都是因為你,拉著我的腿不讓我走,我現在才過得這么落魄。"
"全部都是因為你,你跟你那個混蛋老爸一模一樣。"
母親求阿東幫他打電話給阿俊,希望他能回來看望自己。
阿東說:你的丈夫不會回來,阿俊也不會回來,只有我這個撲街仔工作也辭掉,每日幫你擦屎抹尿。
母親故意燙傷傭人,在家中亂扔亂砸,女友不堪忍受提出將她送去養老院,阿東憤然拒絕。
阿東因為缺少親情,內心極度渴望親情,一面被母親折磨,一面也珍惜與母親相伴的生活,這種復雜的情緒讓他最終走向崩潰。
影片從開始到結尾,阿東沒有做出激烈的行為去傷害其他人,但他失手殺死母親的行為成了他終生洗刷不掉的污點,朋友疏遠嘲笑他,女友痛恨他,鄰居只把他看作一個神經病,希望他快點搬走。他努力重返職場,卻因為躁郁癥屢屢受挫。他唯一的朋友是住在隔壁的小學生小余,只有小余百分百信任他,不帶有色眼鏡看待他。
原生家庭的毒是致命的,它就毒在如果要徹底與這個爛透了的家庭割裂,也就意味著失去了唯一的親人。
父親和弟弟選擇不負責任地逃離,只有阿東對母親不離不棄,可是他卻被母親逼瘋了。離開這個泥淖的人過得很好,留下掙扎的人卻瘋了,原生家庭的痛是致命的。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心象",一個反復出現在你腦海里的畫面,這個畫面沒有時間性,反復折磨你。
阿東崩潰后整日不出門,躲在屋內哭泣,失手殺死母親的畫面反復出現在腦海里,揮散不去。出院后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計劃落空,世界終究是一片黑白,他的人生再也沒有希望了。
看到兒子一蹶不振,大海很痛心,所有這一次他沒有逃避。
他平時要開車,但抽空就會掏出書來學習躁郁癥方面的知識。
他參加精神病家屬互助小組,其中一位病人的家屬對他說:實在不行就把阿東送回醫院吧,專業的事交給醫生。
大海說:其實做個混蛋很容易,不想處理的就撒手不管,放在一旁,眼不見為凈。然后給自己幾十個借口,說自己沒有錯,【沒辦法,已經盡力了】。
他打電話給阿俊想辦法,阿俊的態度是別管了,把他送去醫院,你自己去養老院安度晚年吧。
大海說:是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判給外人做呢?我不想,因為那個是我兒子...
其實只要父親如實告訴醫生,阿東自殺了,就可以將他送回醫院了。但這次他決心不再逃避責任,無論多難,他都要和阿東一起走下去。
小余問阿東:"為什么我們種的花都死了?"
阿東說:"可能這里的環境不適合它們。"
小余說:"那我們就努力讓環境變好,適合它們生長吧!"
沒有誰天生屬于誰,子女愛你不是理所當然,需要你去經營家庭,也沒有人天生是父母,做父母也需要學習。
大海像阿東哭著懺悔,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父親,他在這個家里的角色一直是缺席的,老婆抱怨就隨她去吧,我不回來就行,最愛的小兒子去了美國,這個家更沒回來的必要了,至于阿東,他一直是虧欠的。
影片最后,父親的覺悟讓阿東的心里慢慢接受了他,他們也在試著學習做對方的親人。
阿東原諒了父親,也試著與原生家庭和解。
作者簡介:陶陶
兩把刷子寫作特訓營第一期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