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管你有沒有注意到,但有一件事情確實是在有條不紊的發(fā)生。很多時候,我們身處歷史最激烈的轉折點之時,并不會感受到有什么異常。
先說幾個故事給你們聽。
大家都知道最近上市公司大股東缺錢,但是有多缺錢你知道嗎?某家上市公司二股東全質押的股票連續(xù)跌停,瀕臨爆倉。到處找錢補倉,因為手上已經沒有可質押的資產了,所以借不到什么大錢。最后,都打上信用貸的主意了。不過依然沒借到,苦不堪言。
還有一個上市公司更夸張,如果不是資金方本人跟我說的,我還真不敢信。某上市公司大股東巨額股權質押快到平倉線了,但是股票還是一字跌停。所以,情急之下,他來找我朋友借錢撬跌停,提出的利息是:月利一毛!
不過,我朋友還是沒借,原因是,“月利息一兩分我敢借,一毛我怕本金都回不來。”
(為了避免影響到當事人運作,我把一些細節(jié)稍微改了改,因此這兩個故事只能說大致是真的,所以是無法對號入座的,聽故事是為了知道背景,而不是去猜測是誰)
更有意思的是,我另一個做私募基金的朋友剛剛從深圳回來,他略帶得意的說:以前都是我們去找上市公司,終于現(xiàn)在是上市公司來找我們了。因為,角色變了,我們現(xiàn)在是金主爸爸。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潮水褪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沒想到裸泳的人這么多。那些年,打著做市值管理名義操縱股價的上市公司,高杠桿資金。在流動性充沛的市場里,這個玩法簡直是無風險的暴利。
終于,風水輪流轉了。
主要做市值管理,不管怎么變,但可以說,2017年是傳統(tǒng)市值管理玩法的末年了。
我們通常在總結的時候,都喜歡說某某年是XXX元年。這讓人充滿希望,但說到末年,這是不是有點令人感到悲涼。不過你放心,玩法在變,欲望還是那個欲望。,金錢永不眠。
【二】
受此影響的,還有我們最熟悉的連板超短模式。
短線波動,背后的核心是情緒溢價。(也就是所謂的慣性),這種情緒溢價是需要市場各路資金的合力追捧。說白了,就是高位得有人愿意接才行。
散戶們喜歡接什么,大資金才能做出什么。好比,你蘋果再牛逼,用戶不喜歡iphone X ,你該減產還是得減產。牛什么牛。
無疑,過去下半年的超短虧錢效應讓這接力熱情,在慢慢下降。合力在散去。
這意味著超短不能做了嗎?當然不是,只是玩法變了。
如果說過去連板模式最關鍵的,是對于題材的理解。那么接下來,最關鍵的是對于,市場周期的理解。
其實已經有這樣的端倪在出現(xiàn),從中科信息開始,到貴州燃氣,到泰禾集團。你會發(fā)現(xiàn)每隔一段時間,會集中出現(xiàn)一些極具賺錢效應的連板妖股。同時,日常基本上沒有太好的連板賺錢效應。
上面這段話,最好理解的就是:以前做題材超短選股最重要(誰能漲,誰不能漲,每天都有機會),而接下來做題材超短,選時最重要。
你已經無法像以前那樣,通過天天打板能夠維持賬戶是平盤的,如果你繼續(xù)天天打板,那么你將會面臨非常恐怖的回撤。現(xiàn)在你要做的就是,揣摩市場情緒和監(jiān)管的松緊。然后偶爾抓一把大的。
大多數(shù)時候,你需要靠空倉來避免回撤。然后依然保持敏銳嗅覺,隨時等待出手抓一只每隔一段時間出現(xiàn)一次的,N連板妖股。
【三】
剛才說散戶們對于題材的接力熱情在逐漸散去。那他們去哪了?不是說好的金錢永不眠嗎?
基本面驅動的強趨勢股。
去年下半年開始,市場上的賺錢效應,除了隔三差五的妖股(這個很難把握),還出現(xiàn)了一種極其容易把握,只要你買,就能賺錢的另一種龍頭票。
小級別的,7月份的方大碳素,8月份的華大基因,10月份的京東方A,11月份的中興通訊,今年一月份的建設銀行(以及各種銀行)
大級別的,貴州茅臺,永輝超市,中國平安,寒銳鈷業(yè)等等。
小級別的都至少漲1個月,大級別的,直接貫穿全年。
誰敢說,這不是投機票?
別跟我談價值投資,只要是短時間內錢堆出來的,都是投機。只是,這種投機模式不再是以漲停板的辨識度出現(xiàn)了。
如何盡早的抓住這種票,才是接下來最大的暴利方向。
那么不提明星票,說點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
你說創(chuàng)業(yè)板是熊市吧?你去翻翻愛爾眼科,樂普醫(yī)療,智飛生物,中際旭創(chuàng),寒銳鈷業(yè)。甚至可以這么說,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shù)熊多久了,這些股票就牛多久了。他們有什么共同點?你按照創(chuàng)業(yè)板股票市值排序,會輕而易舉的發(fā)現(xiàn)他們。
原因很簡單:基本面驅動的強趨勢股
最后,還是要提醒一句,本文所提到的強趨勢股,跟傳統(tǒng)模式中的趨勢股不是一回事。這是一種新型,當下熱捧的投機模式,就跟連板模式一樣。
世道在變,人心永不變,金錢永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