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A股市場技術理論,股價向上、成交量放大、技術指標抬高等,是正常現象,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指標之間存在著一種不同步的狀態,也即是我們所說的背離。
既然不同步,那么就存在問題,在問題中尋找機會,就是背離的使用邏輯!
最近的A股市場,大家都知道,6連陰之后,市場風險已經得到充分的釋放,不少個股也呈現出了持續的底背離態勢。
所以,今天,我們就結合一些傳統的和特殊的背離技術,來幫助大家更好地把握背離技術的精髓,既能方便各位更好的把握五一節后的轉折買點,也能方便大家未來及時的逃離股票的高點,贏在轉折。
在背離技術之中,最常用的是MACD指標背離、量價背離、分時背離等。
今天,我們就結合實際的案例股,給大家聊聊這3種背離。
傳統背離之量價
常見的放量縮量這里就不再贅述了,今天主要給介紹兩種比較經典的現象。
(1)股價突破了前期階段的新高,后量吃前量是同步,也就是所謂的量價齊升,而當成交量并沒有吃掉前期的成交量的時候,就是背離。
如下,一開始股價突破,后量吃前量,股價持續震蕩走高,出現了一波行情。
但經歷連續的大幅上漲之后,股價雖然還在緩慢走高,但量能已經開始跟不上,于是,量價背離產生,股價迎來由上漲到下跌的拐點,這就是量價背離的力量,對于大多數股而言,一旦這種情況誕生,則就是大家離場之時。
(2)某些中線趨勢穩健類型的個股(小步慢爬,小陰小陽很少漲停),會出現一種中期縮量上漲的背離形態,大部分是因為主力前期籌碼較多,實現了高控盤。遇到這種背離,我們不需要恐慌。
所以,對于主力資金控盤程度比較高的個股而言,量價背離技術的運用會失效,建議大家注意這種場景。
傳統背離之MACD
傳統背離中,多把MACD當做中期判斷(因為其金叉和死叉并不頻繁),把KDJ當做短線。
在MACD背離中,又可以具體分為MACD金叉死叉背離、MACD紅綠柱背離等2種。
圖片展示之一:中期底背離。
圖片展示之二:中期頂背離。
這里,提醒一點,關于MACD的背離,不管是紅綠柱還是金叉死叉的背離,一般都是,操作級別越大、背離次數越多準確度越高,且背離越大、背離次數越多,后期行情越大。
傳統背離之分時
具體到小級別的日內買賣點的判斷上,分時背離之術的運用就不得不重視。
什么是分時背離?
按照正常情況,股票和技術指標的走勢應該是一致的。
但有些時候走的不一致,這就是不同步了,說明這里面有問題。
以下圖這個區域為例,分時多次沖擊未果,但是看指標,持續走弱,這就是頂部背離,后期往往會打一下。
但各位切記,分時的背離技巧,只管未來的一二十分鐘,它一定決定不了股票的未來走勢,千萬不要搞混淆了。
分時技術管用的周期很短,所以,運用分時的背離做T更合適。
但在現實中,總有些朋友搞反,比如背離之后的十幾分鐘出現了一波打壓,然后十分鐘之后又拉升了,說不準啊。其實,這就錯了,能預判那一二十分鐘,這就是分時技巧,再說一遍,不決定未來。
至于分時的底部背離,道理是一樣的,這里就不展示了。
最后,總結一下,站在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時間節點,大盤小陽線收官,寓意深刻,所以,五一節后的A股市場,大概率會是2種走勢:一是展開3天的技術性修復行情(在無增量資金進場的情況下);二則是展開日線級別的B反行情(在節后市場增量資金能持續進場的情況下)。
目前來看,不管是哪一種走勢,節后的A股市場都會充滿著一定的確定性機會,建議大家多多運用今天所學的背離之術,再結合趨勢、資金、基本面等維度,看看自己手中的個股質地究竟如何,或者直接挖掘一些優質個股,博弈短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