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宋 晏殊《清平樂》
紅色信箋,訴不盡平生對你的愛慕之意,密密麻麻的小字飽含了赤誠之心。鴻雁在云端翱翔,自由自在,魚兒潛游水底,愜意安然。而我胸中這惆悵之情該如何是好,實在是難以傳寄。獨自一人倚靠在這西樓的欄桿之上,靜靜地看著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將我籠罩、包圍。遠山含黛,遙遙地看去,像是掛在簾幕之上。此情此景,倒是想起故人,那如花面龐不知今在何處,只有碧綠的水波依舊悠悠東流而去。
晏殊的這首《清平樂》,讀來實在令許多人感同身受。此詞實為懷人之作,寓情于景。真摯而充沛的情感從來都是無法訴說得盡的,寫在紅箋上的每一個字,都經過了反復斟酌,仔細推敲。“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然而“平生意”怎么能夠說盡呢?一個“說盡”只是為了突出信中的真誠,只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意。用紅箋這樣特殊的信紙來書心意,正式中又飽含傾慕之情。
“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這兩句則表達了書成信卻難寄的惆悵。“鴻雁在云魚在水”這句實為用典,《漢書·蘇武傳》有“雁足傳書”的典故,古詩《飲馬長城窟行》中又有“魚傳尺素”的說法。晏殊在這里卻說鴻雁與魚都無法傳寄他的信箋,因而惆悵之情更加溢于言表。
這首《清平樂》上片抒情,下片則寫景。上片抒發思而不得的惆悵之情,下片寫夕陽西下之景。“斜陽獨倚西樓”點明時間為傍晚,地點為西樓,主人公看著此情此景,心中的惆悵反而愈演愈烈。落日余暉,昏黃的日光照射著西樓,西樓上的人形單影只,更生孤獨。然而,不僅于此,視線所及勾簾處,都被那遠山若遮住,隔斷的不僅是視線,更有離人,音信全無。
結尾“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化用了崔護的《題都城南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些許不同,便有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曾經桃花般的人兒不只去往何處,只有綠波依舊不停地東流。“綠波”好似相思之情,滔滔不絕,悠悠不息。
這首《清平樂》言淺情深,恬淡悠閑中透出濃濃情意,極有晏殊風格。以“紅箋”、“鴻雁”、“斜陽”、“遙山”、“綠波”等諸多意象,營造出一個孤獨惆悵的意境,烘托出詞人觸景生情的心境,因而委婉細膩,令人潸然。
文|漸悟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