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沈陽市某小區(qū)在24小時內(nèi)一共發(fā)起8起人為縱火案,犯罪嫌疑人姜某年僅16歲,被警方抓住后,對自己犯下的罪行供認(rèn)不諱。
至于他的犯罪動機,則讓人大跌眼鏡。姜某說:“他說我早晚得進監(jiān)獄,我就進給他看。”
而姜某口中的“他”,正是那個長期對他施加語言暴力的父親。出于對父親的報復(fù)心理,他籌劃了這場故意犯罪,希望以入獄的方式“給父親惹點事”。
最后,姜某因為涉嫌縱火罪被當(dāng)?shù)鼐揭婪ㄐ淌戮辛簦蔀樗簧疾豢赡苣ㄈサ奈埸c。
像這種家庭語言暴力釀成的悲劇,從來不是個例。
所謂的家庭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家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
很多情況下,語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關(guān)系,受害者通常缺乏自衛(wèi)的力量。因此在家庭中,施暴者多為父母,受害者是子女。
很多家長覺得,我也沒那么嚴(yán)重,就是偶爾發(fā)發(fā)牢騷,有些不走心的口頭禪,說了就忘了,難不成孩子還能跟我記仇啊?有這樣想法的家長,其實就是不把口頭禪當(dāng)語言暴力,忽視了口頭禪給孩子造成的傷害。
俗話說:家長一句口頭禪,孩子內(nèi)傷30年,可見家長的語言暴力有多可怕!
一個名為《語言暴力》的教育短片,讓人看得心驚。
《語言暴力》中15歲的小王,小時候經(jīng)常被母親數(shù)落“就知道吃”。
這樣長大的他,因此變得脾氣暴躁,身體肥胖。他在打工時,一次被老板調(diào)侃“憤怒的小胖,就知道吃”,這句話勾起了他屈辱的童年。
一氣之下,夜深時,小王把匕首插進了老板的腹部。
案發(fā)后,小王說 “母親說我,我沒有辦法,他憑什么那么說我?”
這是一個極端的個例,但卻暴露了有時一句話帶給人的傷害,比身體上的傷害更長久更惡劣。
謝勇說:“我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將這幾句話變成兇器,目的就是要告訴家長、老師們立即停止語言暴力。
謝勇作品《語言暴力》
“語言是有能量的,積極的溫暖的語言能讓孩子變得自信、樂觀,而攻擊性、傷害性的語言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
語言暴力在孩子心中造成的傷害,有時候,不亞于一場車禍。
可能看到這個案例你會覺得不可思議,母親就喜歡說“就知道吃”,也沒說特別難聽的話,很多家長都會這么說孩子的,不至于為了這個就去殺人吧?可它就是活生生的事實,它讓我們不得不相信語言暴力給孩子造成的心靈創(chuàng)傷之大。
傷人的一句話拋出去,不會像鋒利的刀子一樣,立刻見傷見血,但它會隨著時間,隨著暴力語言的疊加,越來越鋒利,最終在人的心口狠狠拉上一道,這個傷口,有些人一輩子都好不了。
廢物、豬腦子、是人都比你強、怎么不去死……這些話,你聽過嗎?說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