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的前世今生:
結直腸癌的前世是結直腸息肉或是腺瘤;結直腸癌的今生是結腸癌或直腸壁,統稱為大腸癌。
結直腸癌是消化道的高發癌癥,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制食物以及肉食的增加,則結直腸癌是繼肝癌、胃癌、之后的第三位高發的消化道惡性腫瘤。
結直腸癌在我國發病率大約在10萬分之50左右,男女比例約為3~4:1之間。在消化道癌癥里面位于第三位,是一種多發的常見的惡性腫瘤。下面就說說結直腸癌的前世今生。
結直腸癌幾乎都是由結直腸的息肉發展而來。結直腸癌的發展過程是:息肉→腺瘤→癌腫經歷這三個病理階段。所以,現在提倡和普及做纖維結腸鏡檢查,以便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并予及時的處理和治療。結直腸癌均都是由結直腸息肉,經過一到三年發展成腺瘤,再由結直腸腺瘤經過一到三年最終發展成結直腸癌。
一、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
對于有長期便秘和腹瀉病史,或是家族患有結直腸癌病史的人群或有以下癥狀的人們就需要注意啦。需要進一步檢查,以便排除或確診是否患有結直腸癌。
1.大便習慣的改變或是性狀的改變:
對于大便次數較平常增多,大便形狀變扁或排出的大便有縱行溝槽者,排除是痔病后,需要直腸指診和做纖維結腸鏡等進一步檢查;
2.膿血便或便血:
對于平常大便正常,而近期出現大便帶膿帶血(醫學術語稱為膿血便)者,排除腸炎和痔病后,需要做直腸指診和纖維結腸鏡等進一步檢查;
3.大便次數增多、里急后重、肛門墜脹感:
對于有大便次數增多、里急后重、肛門墜脹感者,一定要給予足夠重視,在排除腸炎、痢疾等疾病后,需要做直腸指診,經直腸超聲,甚至纖維結腸鏡檢查。
4.腹部包塊:
對于腹部包塊,包塊較硬,包塊與周圍邊界不清,包塊固定不移,并伴惡心嘔吐及消瘦等,需要腹部彩超或腹部CT以及做直腸指診、纖維結腸鏡等進一步檢查;
5.腹痛:
對于持續性腹痛,并伴有消瘦乏力等癥狀者需要做腹部彩超或腹部CT以及直腸指診等進一步檢查;
6.腸梗阻癥狀:
對于有腸梗阻癥狀,排除腸粘連、麻痹性腸梗阻外,需要做腹部彩超或腹部CT以及直腸指診等進一步檢查;
7.消瘦、乏力甚至貧血:
對于長期消瘦、乏力甚至貧血并伴有消化道癥狀者,排除其他疾病者,需要做腹部彩超、腹部CT、直腸指診、纖維結腸鏡等進一步檢查;以便排除結直腸癌的可能。
8.長期低熱:
對于無明顯原因出現長期低熱,并伴有消瘦乏力和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者,需要做腹部彩超、腹部CT、直腸指診進一步檢查,以排除結直腸癌的可能。
二、結直腸癌的治療
對于一旦確診是結直腸癌的病人,只要病情允許及病人身體允許,目前主流的最佳治療方案是手術切除治療,結合根據病理類型做適當的放化療治療。手術治療首選微創腹腔鏡手術治療。對于不具備腹腔鏡等微創手術條件和因病情及腹腔有嚴重感染、有明顯腸粘連腸梗阻病史和表現者等身體因素無法選擇腹腔鏡手術的,可選擇傳統性開放性開刀手術治療。對于癌腫較大或癌腫附近有較大血管或有遠處轉移者,無法一期手術者,可采取化療、放療或介入治療,使腫塊縮小后,再根據實際情況而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治療。
三、結直腸癌的預防
對于結直腸癌,最主要的還是在于預防。對于有長期腹瀉病史或是便秘病史,以及有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做好預防工作。對于上述人群,需要及時治療腹瀉與便秘,對于有便秘和腹瀉史以及有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定期做直腸指診、纖維結腸鏡檢查。因為中國人直腸癌的發病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低微直腸癌發病率較高,80%的直腸癌可以通過直腸指診被發現。
再加之,因為結直腸癌的發病,都是由結直腸息肉發展和轉變而來。因為長期腹瀉或便秘等的物理刺激,致使結直腸的粘膜發生腸化生,早期出現息肉,息肉若是沒有早期發現,及時處理和治療,經過幾年的發展,就會發展到結直腸腺瘤,腺瘤若是沒有早期發現,及時處理和治療,經過幾年的發展,就會由腺瘤發展成結直腸癌。所以,對于上述人群要定期做纖維結腸鏡檢查,如發現有結直腸息肉或腺瘤,及時的給予治療和處理,把結直腸癌治療于萌娃之中。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有效的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和發展。
這就是結直腸癌的前世今生。
原創文章的頭條原文鏈接:https://m.toutiao.com/is/SCm9dn1/?=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