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是很多人都喜愛的一種小野菜,但是,如果,你只把它當成野菜,那就有點“暴殄天物”了。
雖然,蒲公英是隨處可見的小植物,但是,它是“藥食兩用”的植物,不僅僅是好吃的野菜,更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本草正義》認為,蒲公英“治乳癰乳療,紅腫堅塊,尤為捷效”。
《本草經(jīng)疏》:蒲公英味甘平,其性無毒。當是入肝入胃,解熱涼血之藥。
《醫(yī)林纂要》:蒲公英點能化熱毒,解食毒,消腫核,療疔毒乳癰,皆瀉火安上之功。
《本草綱目》中就記載蒲公英“烏須發(fā),壯筋骨”。
《本草綱目拾遺》認為蒲公英能夠“療一切毒蟲蛇傷”。
《滇南本草》認為蒲公英“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
從這些文獻可以看出,蒲公英值得挖掘的養(yǎng)生價值,實在是太多了。
初秋時節(jié),蒲公英長大了,積累的很多的藥用成分,此時,用其炒制成茶,泡水喝,有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
末伏時節(jié),天氣炎熱,干燥,易上火,此時,用蒲公英泡水,可改善身體諸多小毛病。
而蒲公英,擅長配伍,此時,用蒲公英“搭配”方,泡水喝,養(yǎng)生效果翻倍哦!
蒲公英這樣“搭配”,泡水喝,護肝、養(yǎng)胃,效果翻倍!
1、潤肺,蒲公英+白茉莉花
取蒲公英葉、白茉莉花,按照4:1的比例,做成蒲公英白茉莉茶,每次取2-3g,熱水沖泡,靜待3-5分鐘,即可飲用。
末伏時節(jié),處于初秋之時,天氣干燥,燥易傷肺,此時,用蒲公英搭配白茉莉花,可以很好的潤肺排毒。
白茉莉花,芳香入脾,治辟穢治痢,解清虛火,去寒積,更很強的消炎作用,對于改善咽炎,也有不錯的效果。
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稱,對于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等,皆有很好的效果,用其泡水喝,還有助于咽喉健康。
二者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對于潤肺、排毒、消炎,是不錯的選擇,尤其適合吸煙者飲用。
2、護肝,蒲公英+玉蘭根
末伏時節(jié),肺氣旺,可能克伐肝木,損害肝臟健康,此時,用蒲公英,搭配玉蘭根,泡水喝,可很好的保護肝臟健康。
取蒲公英根,玉蘭根,按照1:1的比例,做成蒲公英玉蘭根茶,每次取2-5g,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蒲公英和玉蘭根,都是“藥食兩用”的植物,搭配泡水,有很好的護肝、排毒、預防肝損傷之效!
蒲公英入肝經(jīng),擅長排肝毒,預防肝損傷,還能提高肝臟解毒能力,有利于肝細胞修復!
玉蘭根有清肝利膽,可加速細胞修復速度,對肝臟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尤其對酒精性肝損傷效果顯著!
二者搭配在一起,對于排肝毒,修復受損肝細胞,保護肝臟健康,是不錯的選擇!
3、養(yǎng)胃,蒲公英+黑苦蕎
末伏時節(jié),經(jīng)過一個苦夏,脾胃較為虛弱,如果此時受寒,容易導致出現(xiàn)脾胃病,此時,用蒲公英搭配黑苦蕎,泡上一杯熱茶,可以很好的養(yǎng)胃。
取蒲公英根,黑苦蕎,蒲公英葉,按照2:2:1的比例,做成蒲公英黑苦蕎茶,每次取2-5g,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蒲公英全株可入藥,入胃經(jīng),有很好的養(yǎng)胃效果,可以清胃熱、消胃炎,治胃痛,對幽門螺桿菌也有抑制作用。
黑苦蕎《本草綱木》記載,“降氣寬腸磨積滯, 消熱腫風痛,除白濁血滯, 脾積泄瀉”。
黑苦蕎,能消積, 有益氣力、降氣寬腸健胃的作用。
二者搭配在一起,對于養(yǎng)胃、消積、胃脘痛,有很好的效果。
4、防燥,蒲公英+大麥苗
末伏時節(jié),涼風來襲,汗液往回收,津液往里走,如收斂嚴重,會讓體表感覺干燥,出現(xiàn)嗓子干、皮膚干、小便赤黃、大便干結(jié)等。
此時,用蒲公英,搭配大麥苗,泡水喝,可以很好的通利大小便。
取蒲公英葉粉1.5g、大麥苗粉2.5g,做成蒲公英大麥青汁,每天取一包,溫水沖跑代茶飲即可。
蒲公英含豐富的維生素A和C及礦物質(zhì),可改善消化不良、便秘。蒲公英又稱為“尿床草”,有很好的利尿作用。
大麥苗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軟化糞便,刺激腸壁,加快腸道蠕動以及吸附有害物質(zhì),并將其排出體外,還可以幫助緩解腸胃壓力。
二者搭配,可以很好的防燥,改善腸道健康。
5、去火,蒲公英+三花
末伏時節(jié),稍加不注意,就會出現(xiàn)上火癥狀,如口苦、口臭、牙齦腫痛等,此時,可以用蒲公英搭配三花,一起泡水喝。
取蒲公英3.3g,菊花0.3g,金銀花0.3g,桂花0.1g,做成金桂菊茶包,每天取一包,泡水代茶飲,可反復沖泡!
蒲公英善清肝熱,凡肝中郁熱所見的,口苦口干口臭、咽喉疼痛等,均可加用蒲公英。
菊花能清肝火,散風熱,改善火大引起的口臭、眼睛干澀等,常與蒲公英配合使用!
金銀花疏熱散邪、清解血毒,對于火氣大,引起的口干、口苦、口臭等有改善作用,經(jīng)常和菊花搭配使用。
桂花性質(zhì)溫和,味道清香,不僅起到中和寒性之效,還可以改善口氣!
四者搭配,對于去火消炎,改善口苦、口干、口臭等效果顯著,是不錯的選擇!
最后切記,蒲公英雖好,泡水喝也有禁忌
風寒感冒者不喝
久病之人不喝
陰寒證者不喝
低血壓者不喝
慢性腸炎者不喝
過敏者不喝
不可過量飲用
文章來源:菁古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