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新股限售股是指新股lP0時,為了防止股票上市后,原持股股東拋掉股票變現,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的快速更迭,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無論是《公司法》,還是證券交易所的交易規則,均對首次公開發行股份(IPO)并上市公司股東所持股份有一定限售期規定。即此類股東所持股票在一定期限內不能上市交易。這便是我們所說的新股限售股。新股限售股于解禁前獲得的送轉股也屬于限售股的一部分。
對于新股限售股解禁后出售股票的企業股東與自然人股東,稅收收有不同的規定。
一、股東為企業的
根據稅法規定,轉讓上市公司股票,除個人、證券投資基金等享受增值稅免稅優惠外,其他納稅人應按照“金融商品轉讓”繳納增值稅,銷售額為賣出價扣除買入價后的余額。買入價為IPO的發行價。
銷售額=(賣出價-買入價)
企業如果是一般納稅人,則適用6%的稅稅率;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則適用3%的征收率。
2、企業所得稅
企業轉讓限售股所取得的收入,應當并入企業的應稅收入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額。轉讓限售股的收入為扣除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稅費后的余額。其計算公式為:
限售股轉讓收入=賣出價-(股權原值+合理稅費)
如果企業不能提供或所提供的限售股原值憑證,不能準確計算該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稅務機關應當按該限售股轉讓收入的15%,確定為該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稅費。
對于企業代持的限售股,其轉讓收入也應當計入企業的應稅收入,計算交納企業所得稅。企業將完稅后的余額轉給被代持人時不再納稅。
二、股東是個人的
按個人所得稅的相關規定,自然人轉讓限售股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其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稅額=[賣出價-(買入價+合理稅費)]x20%
如果自然人股不能提供或所提供的限售股原值憑證,不能準確計算該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稅務機關應當按該限售股轉讓收入的15%,確定為該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稅費。
政策法律依據: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營改增試點若干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53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有關所得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9號)
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167號)
4、《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證監會關于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財稅〔2010〕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