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風吹過來,張三說很熱,李四說好涼;一陣雨下下來,張三說好,王五說不好等類似的情況,不同的人,因各自身體情況不同,對吹來的風、下來的雨感知也會大不相同。無論是張三,還是李四,其感知都是真實,是正確的,這便是“人是萬物的尺度”的由來。
“人是萬物尺度” 這是古西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的名言警句,也是其哲學起點與歸宿。在人類社會的初期,當那些仰望星空的哲人,面對自然所發生的一切,風霜雨雪,四季變化,當人類用自己的認知去解讀這種變化時,無論是東方老子的“道”,還是西方畢達哥拉斯的“數”,赫拉克里特的“變”似乎都不是一個令人心悅誠服的答案。
. 當哲人們在徘徊中走入絕望時,他們或皈依于神,匍匐于神的腳下,用無所不能的諸神意志作為終極答案,或另辟蹊徑去探尋新的答案。
以普羅泰戈拉和高爾吉亞古希臘的智者學派成就是這么一群人,其哲學思想的核心就是“人是萬物的尺度”,否定神的終級意義。
普羅泰戈拉認為,神是不可知的。房屋、語言、服裝等人所需要的一切都是人自己發明創造出來的,與神沒有關系;普羅狄柯否認的存在,他認為神是人為了滿足自身利益的不同需要想象出來的。
以普羅泰戈拉為代表的智者學派的觀點,將人觀察世界的目光從外界,從上天拉回到了人間,拉回到了人類自己的身上,讓人們換一個角度去理解這個世界。
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在奠定人本主義思想源頭的同時,對當時純樸的社會道德體系產生致命的影響,這是哲人們所始料未及的。其無所謂對與錯,無所謂好與壞,無所謂高尚與卑鄙,無所謂善與惡的價值標準,讓雅典人的價值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狀態。
雅典的民主制的根本是少數服從多數,具體的表現形式便是民主制,而這種民主制依靠每一個有選舉權公民對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普世價值的認可,從而保證其民主制度的正常運轉,以及無比強大的凝聚力。
而智者學派把個人的感覺作為真理的標準,一切從個人的好惡出發,這將雅典原有的價值體系沖得七零八落,從根本上動搖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礎,并最終導致了雅典民主制度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