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年報季報看些什么
點擊量:208 回復數:0 小米大戶 發表于 2011-04-09 10:00:37
季報“地雷戰” 專家支招年報季報看些什么
業績有喜有憂股價大幅波動
4月是上市公司一年中業績披露最繁忙的一個月,上一年年報和當年一季報披露要全部完成。而近期雙匯集團、長園集團和安泰集團等上市公司業績“地雷”相繼爆發,就連機構也嚴重被套并且集體出逃。普通小散戶應該如何操作才能避免踩到業績地雷?
業績“地雷”遍地開花
長園集團業績預減機構出逃
4月6日,長園集團公布業績預告,預計1季度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滑10%~20%,受此影響,該股當天大幅低開,股價幾度摸至跌停,最終收于19.94元,放量暴跌9.81%。
從交易信息來看,機構顯然對公司業績下滑不滿,有四家機構出現在該股賣出席位前五的名單中,其中,賣出第一位的機構賣出金額高達7005.99萬元,另外三家機構的賣出金額也分別達到2801.59萬元、2631.3萬元以及2509.16萬元,四家機構累計賣出近1.5億元,占該股全天總成交金額的38%。
大立科技重組中止套住機構
大立科技因重組終止,6日無量跌停,其中一家機構賣出649.46萬元,另外一家機構賣出55萬元,而排在第三的國信證券上海北京東路營業部賣出49.17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大立科技停牌前一日,信達證券常州延陵中路、宏源證券上海康定路以及中信建投上海市大木橋路三家營業部搶入該股金額均超過1000萬元,目前尚未出貨,或已套住。
雙匯出事連累基金重倉股
雙匯集團近日被卷入瘦肉精丑聞。根據雙匯發展去年的三季報,在其前10大流通股東中,興業趨勢持有1294.63萬股,興業全球視野持有1015.05萬股,分列第三和第五大流通股東。
在雙匯事件后,選擇贖回基金的投資者不在少數。根據統計,興業趨勢3月14日的場內份額為4.72億份,3月25日場內份額變為4.49億份,減少了0.23億份,減少幅度為5.13%。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四季度末,興全全球、上投優勢、國泰金鼎等14只開放式偏股基金持有雙匯發展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5%以上。伊利股份為其中5只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東阿阿膠、恒瑞醫藥為4只基金前十大重倉股。
伊利股份從3月15日的37.99元,最低跌到33.56元,跌幅為11.66%。東阿阿膠從48.34元跌到42.75元,跌幅為11.56%。恒瑞醫藥從50.55元跌到了45.38元,跌幅為10.23%。
精華制藥謠言多
散戶追漲遭跌停
新年開始,小股民也不幸成為年報地雷的犧牲品。從以往年報披露的情況看,率先公布年報的股票大都業績優良,分紅方案誘人。正因如此,新年第一個交易日,精華制藥等5只年報頭馬齊齊漲停,第二個交易日,精華制藥再度漲停。當時網上紛紛傳聞,該股有望10送8或10送10。一些不明真相的中小股民紛紛追漲入,三個交易日內該股最大漲幅超過24%。
但是隨后精華制藥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初步擬定的分配方案為每10股轉增2~5股,不送股,現金分配方案未定。公告后第一天,該股復牌跳空大跌,很快被巨大賣單封住跌停,并且成為兩市唯一跌停的個股。
從精華制藥新年以來四個交易日的成交回報看,參與炒作的主力一直在邊拉邊派發,該股四個交易日換手率超過100%,顯然,大主力至少跑了大半的貨,小股民成為“地雷”的犧牲品。
專家支招
年報季報看些啥
西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剛認為,一般來說,營業利潤構成、凈利潤增長率、現金流量、凈資產收益率都應該看看。像營業利潤構成,主要看公司收益來自于什么業務,由此判斷其未來業績的變化。比如一個水利類公司,可營業利潤卻來自于房地產業務,那它的未來業績就存在不確定性。如果是依靠主營業務實現的凈利潤,就需要結合凈利潤增長率來考量其成長性了。還有現金流量,主要分析公司是否存在賒銷情況以及投資活動的進展。現金流充裕相對好一些。
而對于預喜的上市公司,分析人士認為投資者尤其要注意其中風險。中投證券分析師徐曉宇認為,提前報喜,市場已經提前有所反應;一旦驚喜程度達不到市場預期,其股價肯定需要回歸。市場預期悲觀的,可能反而會有驚喜;市場預期樂觀的,反而更容易踩地雷。
提前挖一季報地雷
4月是行情走勢最關鍵的一個月,歷史上許多次變盤均發生在4月份。正因如此,上市公司的一季報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4月20日以后將是一季報集中披露的時期。按慣例,超大規模上市公司的定期報告披露時間一般較為靠后。萬科A預約披露時間為4月20日;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一季報披露時間分別預定為4月28日和4月29日。國有四大行“工農建中”一季報披露時間則全部為4月29日。
近八成公司預喜
權威統計數字顯示,截至4月7日,共有50家公司發布了一季報預告,其中有37家預增,4家預盈,1家預平,4家預虧,以及4家預減。統計同時顯示,業績預喜的公司近日整體走強,而報憂的公司則股價受壓。
在37家已發布一季報業績預增的公司中,只有8家在預增公告當天報跌,3家無升跌,其余26家股價呈現升勢。表現最為強勢的是同在4月7日公布業績預增的三只股份,包括山航B、日發數碼以及氯堿化工,都在昨天牢牢封漲停。
截至4月7日,凈利潤增長幅度最大的是江西水泥(000789),公司預計2011年一季度凈利潤增幅約為2064%~2332%。受此刺激,該股公告當日也大漲9.35%。深鴻基、寧波富達、朗源股份、皖維高新等公司的預計增幅也在5倍或以上。
預減個股跌幅居前
與預增個股整體走強相比,一季度業績預減的個股則跌幅居前。康強電子因一季度業績預減50%以上,公告當日大跌7.25%。
有分析人士稱,投資者不僅僅要關注公司業績的轉變,還需要把握住公司業績轉變背后的原因,也就是鑒別公司業績的“含金量”。雖然部分公司凈利潤環比增幅較大,但這可能是由于某些不可持續性因素的影響所導致的,因此凈利潤環比增長幅度并不能作為投資的唯一依據。
一季度業績并不決定全年
“對個股一季度的業績應該辯證地看待,并由此來判定踩中‘地雷’后該采取何種策略。”張曉賓認為,一要看上市公司出現虧損是否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二要看未來是否有扭虧為盈的希望。比如有色金屬、地產類上市公司一季度雖然出現虧損,但這與其一季度盈利能力弱有關,這些公司的股票未來有復蘇的可能;而一季度盈利能力較強的消費類上市公司如果出現虧損,其股票未來的價格回升或會比較困難。
“對個股而言,一季報業績并非完全具有參考性,投資者應該分清其環比業績增長是來自主營業務收入還是投資性收入。”張曉賓說,許多上市公司的業績環比增長得益于A股一季度反彈帶來的投資收益,這種增長在金融危機還沒有過去時不具有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