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第4天停留,也是最后一天,準備游覽禹王臺、繁塔、博物館后,去商丘。
早晨起來酒店4樓早餐,今天下午15:20的火車離開開封,計劃幾個景點需要1點多回來,寄存行李在前臺。
4.1 禹王臺
交通:酒店對面46路公交車,到禹王臺公園下車。
新冠疫情沒有解除,禹王臺公園管理的比較嚴,雖然免費也要掃碼測溫。
千古名園——禹王臺公園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告訴人們對新冠疫情不可掉以輕心。
公園導覽圖
“梁園雪霽、吹臺秋雨”為汴梁八景之一
公園里古吹臺、三賢祠都是冷冷清清,游客稀少。古時吹臺很高,明朝時期有10米高,周長百米,后由于黃河泛濫,泥沙淤積,僅高出地面約7米,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風來花自舞、春到鳥鳴言。古吹臺建在高高的土臺上
古吹臺簡介
三賢祠:公元744年,李白、杜甫、高適三位唐代著名詩人在汴州相遇,以梁園為題作詩,明代為紀念三位大家,在吹臺上建三賢祠。
三賢祠——為紀念李白、杜甫、高適在汴州相遇而建
古吹臺最早叫“吹臺”,為紀念春秋時晉國音樂家師曠,取名“古吹臺”。
古吹臺
吹臺大殿
吹臺道路旁的清官事跡
大禹治水
林則徐治水
功存河洛
汴水情懷、吹臺韻夢
古吹臺長長的回廊
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
孫中山立像
古吹臺旁碑亭
歌頌古吹臺的碑文
石碑鑲嵌在墻壁里
古吹臺的蟠龍道
走到禹王臺公園的西門就可以看到繁塔,大門卻鎖著出不去,后經打聽,公園為防止游客借道西門到繁塔,長期鎖門,想通過鎖門控制繁塔游客,真是不該。
4.2 繁塔
門票:30元/每人。
位于古城開封東南古繁臺,建于北宋開寶七年(974年),原名興慈塔,因其建于北宋皇家寺院天清寺內,又名天清寺塔;又因其興建于繁臺之上,俗稱繁塔。
繁塔,與想象中的古塔不一樣
繁塔簡介
歷史比較古老
繁塔景區的入口。原來是延慶觀的下屬單位。
繁塔簡介碑文
繁塔景區
繁塔是開封地區興建的第一座佛塔,也是開封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繁塔為等邊六角形,是四角形佛塔向八角形佛塔過渡的典型。“繁塔春色”是著名的汴京八景之一。
繁塔的特征之一就是六邊形
每一塊塔磚上都有佛像
繁塔春色是汴京八景之一
原塔高9層,80多米高,比開封鐵塔高得多,民間有“鐵塔高,鐵塔高,鐵塔只到繁塔腰。”的說法,建設時間比開封鐵塔還早70多年。元末因雷擊繁塔遭到部分損毀。明代在損毀的基礎上改建為6層,清初重建為現在三層大塔上面摞小塔的奇特造型。目前塔高31.67米,下3層大塔,上面7層小塔。塔表面的每一塊磚都為一平方尺見方,每一塊磚都為凹圓形佛龕,龕中有佛凸起,一磚一佛,而且每一塊磚上的佛像表情各具特色,共108種表情,共有7000多塊磚,就是7000多尊佛。
佛像介紹
歌舞樂伎佛
歌舞樂伎佛
千手樂伎佛手拿各種樂器
菩薩造像
各種菩薩造像
手拿法器的菩薩
菩薩造像神態各異
這個有字,,,
這個是雜耍佛?
塔身上佛洞的介紹
對地宮發現塔銘的翻譯
地宮
地宮兩側都是碑文、佛龕
碑文、佛龕
地宮的四壁
地宮的穹頂
塔內現有碑刻200余方,謝絕參觀。繁塔是1988年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繁塔沒有住寺和尚
這個角度看看繁塔的頂部
繁塔的歷史比鐵塔還要長75年
初冬的繁塔
日照繁塔
佛像栩栩如生
繁塔正門的后面
有小路通向大路,乘公交車2站地回到開封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