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文明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中醫無疑是我們健康發展的保護神,1800年前,醫圣張仲景給我們留下了《傷寒雜病論》這樣一部當時世界醫學水平最高的醫學典籍。曾經做過長沙太守的張仲景,十分體恤百姓疾苦,一生廣泛收集民間藥方,總結前人的臨床經驗,最終確立了辨證論治的中醫臨床基本原則,并始終都是中醫治病救人的靈魂 。
交通:從賒店古鎮出來,原路乘S201路公交車,在回來的路上,距離醫圣祠不遠的路口下車。
美食:牛肉湯鍋、飄香土豆片、米飯,78元。走到醫圣祠。
3.2 醫圣祠(張仲景博物館)
門票:每人25元。
醫圣功在千秋
中醫祖庭
醫圣故里
醫圣祠外觀是一個高高帶有兩出闕闕樓的仿漢建筑,闕上的朱雀傲視藍天,翩翩欲飛。“醫圣祠”三字為1959年12月郭沫若所題,這里就是醫圣張仲景的陵園紀念地。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朱雀飛翔醫圣祠
光緒年間南陽府事立碑,這里是醫圣的故里。看來醫圣是前人就認定的。
張仲景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醫學家、世界醫史偉人,被人們尊為“醫圣”。
千古醫圣功著人寰
中山先生的題字
院內的醫圣祠牌樓
館內主要介紹張仲景的生平,出生于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19年,著有《傷寒雜病論》對現代中醫臨床的影響意義深遠。
醫圣祠內,各處房屋均對醫圣的各方面予以介紹
醫圣精神萬代傳揚
醫圣辨證論治的思想將為世界醫學發展進步產生越來越重大的影響
長長的回廊,記錄了醫圣的足跡
醫圣林
百壽亭
益壽
流水的葫蘆
介紹醫圣發明餃子為百姓治療凍傷
六經辨證論治
小柴胡方,醫圣的經典之作
醫圣坐像
著名的小柴胡湯代表了醫圣辨證論治的精神,今已得到發揚光大。
照壁上銘文:背面兩邊是“陰陽有三辨病還須辯證,圣醫無二活國在于活人。”中間是張仲景的傳記。
照壁——醫圣張仲景傳
正面兩邊是:“法崇仲圣思常沛,醫學長沙自有真。”中間是《傷寒雜病論》的緒論。
照壁——傷寒雜病論序
院內立有中國十大名醫塑像:岐伯、扁鵲、華佗、王叔和、孫思邈、李時珍等。
中國中醫的各大鼻祖立像
可見在張仲景前面的高人只有岐伯、扁鵲,知名度雖高,但沒有留下系統的著作,在張仲景之后的華佗、李時珍雖有著作,但不如張仲景的系統深刻。
東西廊房主要介紹我國醫學史上的各大名家,最后是張仲景的陵墓。墓碑上刻有“東漢長沙太守醫圣張仲景之墓”。
頌揚醫圣的題字幢
張仲景勤求古訓,集前人之大成,博采眾方,攬四代之精華,著《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創造性地提出了辯證論治的法則,是一部理、法、方、藥皆備的經典著作,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醫學思想體系。
仲景星火代代相傳
辨證論治,偉大的創新
各種牌匾
醫圣——餃子始祖
醫圣——琴祖,多才多藝
六經既出無他論,醫圣當之無愧
弘揚仲景學說,振興中醫事業
模擬醫圣當年行醫看病處
醫圣在給百姓看病診脈
中醫治療瘧疾獲得諾貝爾獎
醫圣祠內小園林
其他中醫大師展覽
1993年國際權威醫史研究機構--英國倫敦維爾康醫史研究所,把張仲景列入29位世界醫史偉人名單,加以弘揚和紀念,中國醫學史悠悠數千年,獲此殊榮者唯張仲景一人。
各種展覽
院內秋風閣
南陽市花——月季
花開月季
3.3 南陽府衙
交通:在醫圣祠出來乘公交車到達。
門票:每人35元。
南陽府署前的牌坊
府衙的職責之一——繼承、傳承優秀傳統,宣傳教化大眾。
南陽——豫南首郡
南陽府署的大門
簡譜的府衙門臉,清朝對各級府衙有十分嚴格的建筑規制
南陽古稱宛,秦昭王時設南陽郡。眼前的南陽府衙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歷經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個歷史時期,共歷199任知府。府衙現存明清建筑100余間,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40米,面積72000平方米,整個建筑群布局嚴謹,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是封建社會留下的一個完整的郡級實物標本。
門廊下,南陽府衙簡介
門廊下,南陽府衙全景圖
儀門
門廊下,清代南陽府圖
門廊下,南陽城圖
南陽府衙的辦事大廳
南陽府衙大廳
德澤及民的牌匾高懸
府衙頭上明鏡高懸
康熙42年(公元1703年)南巡作詩“齊民但示蒲鞭辱,報國應同竹節堅,莫視才名輕庶物,冥冥之中有青天。”告誡官員愛民報國
康熙皇帝御筆
過廳也高懸“清慎勤”,時刻提醒官員
燕思堂
勤勉樸誠的座右銘
有關”父母官“、“召父杜母”:西漢召信陽、東漢杜詩,兩位都曾做過南陽太守,愛民如子,興修水利,百姓安居樂業,稱兩人為父母官、由此產生成語“召父杜母”。
府衙就是百姓的父母官
召信臣、杜詩,都是官員信奉的模范
召信臣、杜詩,勤奮為民,造福南陽百姓
三清:清廉、清明、清正,是為官的座右銘
南陽的百姓把召信臣、杜詩,尊稱為召父、杜母,以致有了后來稱官員為“父母官”
介紹召信臣、杜詩,不辭辛苦為百姓做事的事跡
“羊續懸魚”等詞語也是源于南陽府衙。東漢時期南陽太守羊續,有位郡丞得知羊續愛吃魚,就送來一條名貴的大魚,羊續十分為難,不收駁了郡丞的面子,收下又恐其他官員效仿,于是把魚懸掛于堂,不久郡丞又來送魚,羊續說,上次送來的魚還沒吃完,怎好再收,郡丞只好作罷。其他官員想著送魚,看見魚都變成魚干了,十分震驚,知道羊續不收禮,從此官場風氣也就清明了。也就由此產生了成語“羊續懸魚”。繼而有了“前庭懸魚”、“掛府丞魚”等成語。
三堂對聯:不食民一飯不愛民一錢乃漢羊續為太守,先天下而憂后天下而樂是宋范公作秀才。展示知府為官學習羊續太守不貪,學習范仲淹天下為公的信條。
對聯:以羊續太守為榜樣
對聯:以范仲淹為楷模
南陽府衙古老,由此產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話、典故,許多稱為官員廉潔奉公的學習榜樣。
南陽府衙的房子沒有內鄉縣衙多,也不如內鄉縣衙的建筑等級高,可見明清時期對府衙建筑、官員生活的監督還是非常嚴格的。
府衙內的過道
府衙內的院落
慈禧太后題字“福、壽”
坐公交車回到醫專附屬一院站,買水果燒餅23元。晚餐后休息(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