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常見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傷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骨科教授陳鋒介紹了該病的一些保健方法。
如何診斷自己有腰椎間盤突出癥?
該病一般有四種表現,第一是腰部疼痛。多數患者有數周或數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復腰痛發作史,嚴重者可影響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后癥狀減輕,咳嗽、噴嚏或大便時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劇。
第二是下肢放射痛。一側下肢坐骨神經區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常在腰痛消失或減輕時出現。疼痛由臀部開始,逐漸放射至大腿后側、小腿外側,有的可發展到足背外側、足跟或足掌,影響站立和行走。
第三是腰部活動障礙。腰部活動在各方面均受影響,尤以向后伸腰時最為明顯,少數患者在前屈時明顯受限。
第四是有麻木感:病程較長者,常伴有主觀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側、足背、足跟或足掌。
預防發病 應做到以下七點:
1.避寒保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腰腿受涼,防止過度勞累。
2.站或坐姿勢要正確。脊柱不正會造成椎間盤受力不均勻,是椎間盤突出的隱患根源。
3.鍛煉時,壓腿彎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則不但達不到預期目的,還會造成椎間盤突出。
4.提重物時不要彎腰,應該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盡量做到不彎腰。
5.工作中注意勞逸結合,姿勢正確,不宜久坐久站,劇烈體力活動前先做準備活動。
6.臥床休息,宜選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彎曲。
7.平時應加強腰背肌鍛煉,加強腰椎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