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建的定義與其信息特點:日令,即搖卦本日的日辰,又稱為日建,一年有365天,古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組成日柱六十甲子,周而復始循環不息,是為日令。
月令的定義:月令,即是我們在卦算中,日月組合里頭所見的月支。月令作為日月組合的構成之一,其無論在吉兇判斷層面,或應期細節層面,影響力與信息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古人對此則更為重視,明朝易卜古典《黃金策》有曰:“月將乃萬卜之提綱。掌一月之權,司三旬之令”。月將即是指月建,又稱為月令,意思是說,月令在一月上中下旬三十天內,當權得令,在此期間它的地位至高無上。我們知道一年有十二月令,而按中國古代傳統,將一年中分為十二節令與十二氣令,統稱為十二節氣,而我們卦算中所使用的月令,是按照十二節氣中的“節令”劃分的,規劃如下:正月為寅月,以立春節之日交令;立春節也是年與年之間的交令,是新一年的開始,我們每歲過年,過春節的習俗也源之于此。二月為卯月,以驚蟄節之日交令;三月為辰月,以清明節之日交令;四月為巳月,以立夏節之日交令;五月為午月,以芒種節之日交令;六月為未月,以小暑節之日交令;七月為申月,以立秋節之日交令;八月為酉月,以白露節之日交令;九月為戌月,以寒露節之日交令;十月為亥月,以立冬節之日交令;十一月為子月,以大雪節之日交令;十一月為丑月,以小寒節之日交令。而大家有必要清晰的是,其實十二節氣在一年中的日子是相對固定的,每年的誤差只在一兩天之內,例如立春,每年的立春,不是在公歷的2月4日,就是2月5日。由此可推算到,用于卦算的12月令時間范圍,也如同公歷般,每年都是相對固定在某時段范圍內的,各月令時段范圍大致如下表:
子月大雪 丑月小寒 寅月立春 卯月驚蟄
辰月清明 已月立夏 午月芒種 未月小暑 申月立秋 酉月白露 戌月寒露 亥月立冬
月令范圍的認識錯誤:有好些初學者,誤以為子丑寅卯月就是指農歷的一、二、三、四月,于是一旦到了農歷閏月,即一頭霧水,搞不清楚應按哪個月令推算為準,鬧出了諸如逢農歷閏六月,怎么跑出兩個未月來的呢的笑話,其實子丑寅卯月與農歷的各月劃分并不是一回事,彼此不能等同視之。這屬于基礎性的錯誤。可能是受農歷不是相對固定的觀念影響,有一些初學者居然并不知曉12月令時間范圍的相對穩定性質,算卦總隨身帶著本萬年歷,子丑寅卯月相當于公歷的哪些時日,都要到書上仔細翻查,其實這是大可不必的工夫,內行熟手的卦測者,只知道記住子丑寅卯月各在公歷的哪個時間范圍段,與人推算吉兇時日便直接以公歷告之,相信畢竟社會上絕大部分人并不知曉子丑寅卯月各自代表公歷的哪個時段,內行人若不點明,求測人自然是你糊涂我跟著更加糊涂。
月令對卦象吉兇趨勢的影響力:因一年有四季之分,各季節的具體劃分為:寅卯辰月為木之春季,已午未月為火之夏季,申酉戌月為金之秋季,亥子丑月為水之冬季,一卦成后,卦中爻在月令里,適時得令者便得旺相,背道時令的便遭衰敗,這就是月令能對卦中各爻產生旺衰影響的根本原理所在。通過對《講義》總論篇對日月組合的單獨介紹,我們已了解到月令能對卦中所有的爻的旺衰所產生的影響,是日月動變四大影響因素之一,月令作為日月組合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雖然這種影響作用,在吉兇判斷層面大多數情況下并不能夠與動變之爻的重要性相比擬,畢竟動兆往往才是事情吉兇趨勢的關鍵信息因素,如申月戊辰日占上書,得“中孚之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