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鈴是一種用于增強肌肉力量訓練的簡單器材。它的用途是用于肌力訓練,肌肉復合動作訓練。因長期不活動等導致肌力低下的人,手持啞鈴,可利用啞鈴的重量進行抗阻力主動運動,訓練肌力。另外,經常進行力量訓練或者配合啞鈴鍛煉,可以健美身材、增肌減脂、提高人體代謝率的。
使用啞鈴健身是非常好的健身方法,啞鈴健身的好處也是很多的,不僅能幫助男士鍛煉肌肉,女士經常使用啞鈴鍛煉還能健美瘦身。下面就讓學習啦小編來告訴你長期使用啞鈴健身有什么好處。
1.上斜啞鈴彎舉
鍛煉部位:肱二頭肌
動作要領:
a.雙手握住啞鈴,斜靠在啞鈴凳上。
b.手肘微曲,左右手交替彎曲。
c.確保只有前臂擺動,其他部位保持不變。
2.啞鈴俯臥腿彎舉
鍛煉部位:股二頭肌
動作要領:
a.俯臥長凳上,雙腿夾緊啞鈴,小腿懸空,雙手抱凳端,兩腿伸直。
b.然后股二頭肌發(fā)力,彎起小腿,至最高點使股二頭肌處于“頂峰收縮”位,稍停。以股二頭肌的張緊力控制重量緩慢還原。
注意事項:彎起時小腿舉至與地面垂直為宜,不要超越,否則啞鈴容易失去控,到最高點后用力擠壓股二頭肌并保持片刻。
3.手握啞鈴半蹲
鍛煉部位:整個背部肌群
動作要領:
a. 雙手各持一個啞鈴,兩腳打開與肩同寬站立。b.保持脊柱的自然彎曲,彎曲你的臀部和膝蓋,直到你的軀干與地面平行。
c.提升啞鈴,彎曲手臂。 保持你的肘部靠近你的身體,盡量的舒展背部肌肉。
4.啞鈴俯身臂屈伸
鍛煉部位:后三角肌
動作要領:
a.俯臥凳上,四肢下垂,單手握啞鈴,另一手扶凳腿,讓握鈴的上臂貼靠身側,屈肘,讓前臂自然下垂。
b.上體和上臂保持不動,收縮三頭肌,把前臂向后上方挺伸,直到臂部完全伸直,同時徹底收縮三頭肌。靜止一秒鐘,再屈肘,讓前臂徐徐下垂到開始位置。
c. 呼吸方法挺伸前臂時吸氣,下垂時呼氣。
注意事項:挺伸前臂時盡可能勿使上臂上下擺動。
5.下斜啞鈴臥推
鍛煉部位:胸大肌下部
動作要領:
a.仰臥在斜板上,兩腳勾住斜板;兩肘彎曲,握住啞鈴,拳眼相對,手心朝腿部的方向,啞鈴的軸線位于胸肌下部,抵住胸部。
b.向上推起,兩肘內收,夾肘的同時夾胸。啞鈴向上的同時略向前偏,呈拋物線的運動軌跡。兩臂伸直時,啞鈴重心接近處于肩關節(jié)的支撐點上。然后,使兩直臂向兩側張開,兩臂慢慢彎屈,啞鈴垂直落下,下降至最低處時,即做上推動作。
c.呼吸方法:上推時用鼻子呼氣,還原時用口吸氣。
注意事項:臥推過程中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氣,這樣會使肌肉失去控制。
6.坐姿啞鈴雙臂后推舉
鍛煉部位:肱三頭肌
動作要領:
a. 拿著一對啞鈴,坐在長椅上。保持你的上臂固定在身體兩側,肘部彎曲呈90度,身體前傾,讓軀干盡量與地面平行。
b.手臂向后伸直,使雙臂保持平行。提高你的上臂略高,直到他們成為水平。c.吸氣,慢慢降低啞鈴,回到起始位置。
7.坐姿啞鈴側平舉
鍛煉部位:三角肌中束
動作要領:
a.正坐,挺胸,收腹,立腰,或上背及骶部靠墊,腰部空出;雙臂微屈,雙手掌心相對握持啞鈴。
b.保持穩(wěn)固的坐姿,吸氣,集中以肩部肌群,尤其是三角肌中束的收縮力拉引雙臂側上舉,至雙臂呈水平或稍過水平面止,停約1秒鐘,維持并清晰地感受肌肉收縮狀態(tài),呼氣,退讓性還原。
8.啞鈴深蹲
鍛煉部位:臀大肌、股四頭肌
動作要領:
a.雙手各握一個啞鈴,肩胛下壓放松。雙腳與髖關節(jié)同寬,腳尖朝前(或微微外八),重點應是下蹲時,膝蓋與腳尖同方向。
b.收臀,保持大腿部位與地面平行或根據(jù)自己的靈活程度和柔韌性盡量保持與地面平行。身體重心居中。挺胸、抬頭、收腹,深吸一口氣。
c.感受髖關節(jié)向后移動(往后、往下坐),過程中胸、被都是維持挺直。身體下蹲并稍向前傾。
d.最后,保持軀干穩(wěn)定,腳部向下用力蹬地。中心落在腳掌中部,伸膝伸髖向上直直蹲起。回到起始動作。
9.坐姿俯身側平舉
鍛煉部位:三角肌后束
動作要領:
a.雙手各握一啞鈴,坐在平凳的末端;雙腳平放在地上,雙足距離近一些;身體向前傾,直到你的胸口幾乎碰到大腿為止;雙臂向下垂,將啞鈴保持在小腿和平凳之間;雙手伸直,雙肘接近鎖定。
b.然后用力抬舉兩臂,以半圓的軌跡將啞鈴抬高至手臂與地面平行,與耳朵同樣高度。最高處稍停,然后放下啞鈴還原,重復做。
c.呼吸要領:向側上抬臂時吸氣,放松還原時呼氣。
10.啞鈴保加利亞式分腿深蹲
鍛煉部位:股四頭肌、核心肌群。
動作要領:a.后背腳背置于重訓椅上,雙手各握一個啞鈴,雙臂自然下垂。b.慢慢蹲下身體,直到膝蓋幾乎觸地。c.慢慢恢復至初始姿勢。注意事項:最好找個同伴一起輔助訓練;后腳越高,動作越難。
11.仰臥啞鈴飛鳥
鍛煉部位:整塊胸大肌的外側
動作要領:
a.保持雙肘微彎的固定角度,下放到背平面即可,上舉時像抱一棵大樹一樣,不是直上直下,沿一定弧度推舉,感受胸肌的拉伸和收縮。
b.上臂與前臂之間所處的夾角,不管在舉起或落下時,必須保持在100度~120度和使啞鈴處于肩、肘關節(jié)的平面線上。挺胸沉肩,并使胸大肌處于“頂峰收縮”位,稍停。
注意事項:向下側分兩臂時,肘部要微屈并低于體側,胸部要高高挺起,內收時要想著胸大肌中部用力,這樣念動一致效果會更好。
12.升高啞鈴
鍛煉部位:股四頭肌、臀大肌、比目魚肌
動作要領:
a.雙手各拿一個啞鈴,站在長凳前。
b.呼氣,左腿慢慢登上長凳。右腿也跟上來。
c.慢慢吸氣,左腿回到地面,右腿跟著收回。
13.上斜啞鈴臥推
鍛煉部位:胸大肌、前三角肌、肱三頭肌
動作要領:
a. 仰臥斜板上,兩手握啞鈴置于肩的正上方,雙腳平放地面,肩胛骨向后收緊,脊背挺直貼靠斜板,腹肌收緊,頸部伸直。
b. 上舉時應遵循三角形的運動軌跡,啞鈴應在胸肩上方身體中線處相遇。啞鈴幾乎要互相接觸的位置,進行頂峰收縮動作要平緩流暢,特別關注對胸肌的擠壓,還原時動作要慢。
14.坐姿啞鈴單臂彎舉
鍛煉部位:肱橈肌
動作要領:
a:坐在平板上,右手握一啞鈴。雙腳固定在地上,比肩略寬。身體前傾,右手前臂置于右側大腿之上,掌心向下。手腕背部在膝蓋處。
b. 盡量降低啞鈴并吸氣。收縮前臂彎舉啞鈴到最高處,頂峰收縮一秒,提示:全程只有手腕運動。
15.站姿啞鈴錘式彎舉
鍛煉部位:肱橈肌、肱二頭肌
動作要領:
a. 直立或坐姿,兩手臂伸直自然下垂,手握啞鈴,虎口朝前。
b.左上臂同時以肘為軸經體側彎起帶啞鈴,上、前臂用力收緊,稍停2-3秒,然后呼氣,持鈴緩慢放下還原至體側,換右邊。
16.啞鈴古巴旋轉
鍛煉部位:小圓肌
動作要領:
a. 身體直立,右手握一個啞鈴,掌心向后。把手臂稍微扭向后,前臂向下,上臂同地面平行,使三角肌后束感覺受到拉扯。肘部呈90度。
b. 身體姿勢不變,以肘部為支點,用力旋轉前臂帶動三角肌,但上臂和肘部不要參與動作,直到前臂由向下轉為向上成推舉姿勢。肘部始終保持90度。
c.停頓1-2秒,回到初始姿勢,換另一邊,重復。
17.啞鈴交替前舉
鍛煉部位:三角肌、側三角肌、胸大肌
動作要領:
a. 自然站立,或緊靠45度斜凳站立,兩手各持啞鈴下垂于腿前。
b. 把左手啞鈴向前上方舉起(肘部稍屈),直至高于視線平行高度。然后,慢慢放下還原;放下左手啞鈴同時向前方舉起右手啞鈴,依次交替重復做。
18.直立啞鈴屈臂
鍛煉部位:側三角肌
動作要領:
a. 站立手持啞鈴,保持你的背部挺直 ,向上提,注意彎曲肘關節(jié), 啞鈴提升至胸部。
b. 同一軌道上,還原降低啞鈴 原來至初始狀態(tài),重復以上動作。
19.啞鈴硬拉
鍛煉部位:臀大肌
動作要領:
a.雙腳左右開立,稍寬于肩,雙手持啞鈴置于身體前。
b.腰背挺直的基礎上,屈膝俯身(也可蹲下)至個人最大限度。
20.側臥啞鈴外旋
鍛煉部位:小圓肌、后三角肌
動作要領:
a. 用右手握住啞鈴,身體的左側平躺于健身凳。右肘彎曲成90度,緊貼身體,手心朝下。收腹,左肘彎曲,頭部左側可以靠在手上歇息一下。
b.使右肘緊貼身體,在自己感到舒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舉起右手,將啞鈴慢慢朝向地面放低,這是外部回旋鍛煉。
21.啞鈴單臂推舉
鍛煉部位:三角肌前束
動作要領:
a.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左手拿啞鈴,右手叉腰。
b.左手舉起啞鈴,直到手臂伸直。身體其他部位保持不動。
22.啞鈴箭步蹲
鍛煉部位:臀大肌、股四頭肌、股二頭肌、腓腸肌和比目魚肌肉
動作要領:
a. 雙手各持一啞鈴自然直臂垂于體側,雙手持啞鈴屈肘置于肩上,兩腳開立與髖同寬,眼視前方,挺胸收腹緊腰.
b. 一腳向前邁出一步下蹲使膝關節(jié)與踝關節(jié)在同一垂線上,另一腿向后伸直,重量均勻分布在兩腿上。沉髖、后腿屈膝下蹲至膝關節(jié)接近地面,稍頓循原路還原。
注意事項:上身要始終保持正直,讓重心垂直向下。
23.啞鈴聳肩
鍛煉部位:斜方肌上部、豎脊肌、斜方肌中部。
動作要領:
a. 兩手持啞鈴下垂于腿前,以斜方肌的收縮力量,把力量向上提起;至兩肩聳起接近耳側,b.使斜方肌處于“頂峰收縮”,稍停,再以斜方肌的張緊力控制慢慢還原。
24.阿諾德啞鈴推舉
鍛煉部位:前三角肌、側三角肌
動作要領:
a. 兩手各握一啞鈴彎舉,站立或坐立,但要求挺直腰背,啞鈴舉到肩的位置,掌心面對自己。
b. 然后類似啞鈴推舉動作上舉,并開始旋轉手腕,以使啞鈴舉到最高點時,掌心朝前
c. 最高點停頓,然后用上舉相反的軌跡下放啞鈴,重復。
25.單臂啞鈴劃船
鍛煉部位:背闊肌中部
動作要領:
a. 屈體用正握法抓住啞鈴,另一只手扶在長凳上支住身體,另一只膝蓋也彎曲支在長凳上,身體幾乎與地面平行,抬頭挺胸。
b.把重量放到盡量地低,掌向身體將重量拉起;盡量保持身體靜止,用背而不是用手臂將啞鈴拉到體側;緩慢地放下,保持對重量的控制,一側練完再練另一邊。
26.仰臥屈臂上拉
鍛煉部位:胸大肌的上部、內側
動作要領:
a. 預備姿勢:上背部仰臥在凳面上,頭部稍露出凳端,兩腿彎曲,兩腳分開比肩稍寬,全腳掌支撐于地,腰背部放松,臀部下沉,挺胸收腹。兩臂彎曲,雙手于頭頂處交叉握住啞鈴一端的內側,掌心向上,啞鈴下垂。
b.上拉動作:雙手持鈴慢慢屈肘向頭頂處落下時,兩肘逐漸彎屈,直到上臂處于水平位置,大小臂之間的夾角約在100度—120度。這時應使胸大肌充分擴展,胸廓擴張,收腹松腰,臀部下沉。當啞鈴降至最低位置后,即用胸大肌和背闊肌的力量將啞鈴沿著原路舉起,直到雙臂伸直于胸前。
27.直立啞鈴彎舉
鍛煉部位:肱二頭肌、肱橈肌
動作要領:
a. 身體直立,雙手持啞鈴垂于體側,掌心相對,兩肘貼靠身體兩側。
b. 以肘關節(jié)為支點,向上彎舉,同時前臂外旋掌心朝上,舉至最高點收緊肱二頭肌,稍停。
c. 然后控制性還原。接著另一臂做相同動作。前臂和腕外旋是為了充分收縮肱二頭肌和鍛煉肱二頭肌內側頭,更好地分離肱二頭肌。
28.啞鈴臥推
鍛煉部位:三頭肌、三角肌、胸大肌
動作要領:
a. 平行仰臥在啞鈴凳上。垂直舉起啞鈴。
b. 慢慢放下,用時1秒到2秒。降低到平行于胸部的位置。
c. 還原到原來的位置。胸部最好收縮一下肌肉。
29.俯身啞鈴側平舉
鍛煉部位:三角肌后束
動作要領:
a. 俯身前傾,背部伸直,膝蓋向前彎曲。雙手握住啞鈴,并保持上臂垂直于身體軀干。
b. 用側平舉動作,向兩側提高雙臂,直到肘部比肩膀略高。保持上臂垂直向上的身體和肘部。
30.啞鈴俯身臂屈伸
鍛煉部位:三頭肌
動作要領:
a.向前屈體,單手握啞鈴,另一手撐開或一手扶膝后腿上,讓握鈴的上臂貼靠身側,與上體平行。屈肘,讓前臂自然下垂。
b. 上體和上臂保持不動,收縮三頭肌,把前臂向后上方挺伸,直到臂部完全伸直,同時徹底收縮三頭肌。靜止一秒鐘,再屈肘,讓前臂徐徐下垂到開始位置.
c. 呼吸方法挺伸前臂時吸氣,下垂時呼氣。
31.啞鈴側平舉
鍛煉部位:三角肌中束
動作要領:
a. 兩腳開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收腹挺胸,背部挺直,保持身體的穩(wěn)定,雙手抓握啞鈴垂于身體兩側,肘微屈,拳眼向前。
b. 兩手持鈴同時向兩側舉起,舉到上臂與地面平行即可,這樣能保持三角肌持續(xù)緊張,而超過此位置啞鈴重量不再落在三角肌肉上;然后慢慢地循原路落下回原位,再重復做。
32.坐姿啞鈴推舉
鍛煉部位:前三角肌、側三角肌
動作要領:
a. 坐在平凳上,雙腳自然打開,雙腿穩(wěn)定住身體,收腹挺胸,雙手持鈴握于頭部兩側,雙手握住啞鈴中間的位置,從身體兩側舉起,保持在大臂和小臂的夾角為90度,手心朝向正前方.
b.然后深吸氣將啞鈴分別從身體的兩側推起,拳眼相對,相交于頭的正上方,但是不要將啞鈴彼此觸碰到,下落時吸氣,反復進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