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考試為導向、唯分數論的教育現狀,已經越來越背離“人的全面發展”這個教育的終極目標。
真正決定一個人最終“勝負”的,不是掌握知識的多少,而是人生的境界與視野,信仰與責任,以及自由的心靈!
走得快不等于走的遠,高效率不等于高質量。
教師要做幫學生實現夢想的實踐家。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長跑,教育就是科學預測,科學指導學生,讓他瞄準終點,享受跑步的快樂,追求勝利的成就。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教育受得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老師不再是知識的化身,學校不再是知識的高地,學校教育也不再是學習知識的唯一途徑。學習隨時隨地都可以發生,學校學生社會化場所的功能更加突出,教育必須給學生在其他地方學不到的東西,也就是學生一生幸福需要的關鍵能力。
中小學課程與教學改革必須瞄準人,瞄準人生,對學生進行人生教育。
人生教育是著眼于“人生”的教育,是為了學生的“人生”幸福、出彩、有意義的教育,是對學生進行人生“核心能力”培養的教育。
具體講,指在科學的人生理論指導下,堅持以學生的健康幸福成長為本的育人觀,對學生進行關于人生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教育,對學生進行陽光心理、健壯體魄、美好品德、理想信念、良好習慣、學習能力、創造思維、自主發展等核心素養的教育和養成,旨在引導學生從生理人、自然人到社會人,走向成功人,讓每一個學生都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擁有美好的人生。
人生教育的三大任務是:1. 點亮學生美好人生的正確航向; 2. 涵養學生受益終生的良好習慣;3. 激活學生人生幸福的關鍵能力。
人生教育致力于讓每一個學生都幸福,既擁有幸福的童年,又擁有幸福的人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出彩!幫每一個學生都找到自己的智能強項,樹立自信心,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最好的“自己”。讓每一個學生的人生都有意義,都有價值。對家庭、對社會、對祖國、對世界都有價值、都有貢獻。
人生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六種關鍵能力
一是健康的能力。讓學生熱愛運動,科學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健康的身體是幸福的基石。
二是向善的能力。讓學生擁有美好的品德,良好的習慣,堅韌的性格。心地善良,懂得感恩,有責任感,有正義感,會合作,能遵紀守法,做一個合格的公民。有理想信念,有人生目標,有傳遞正能量的人生偶像。日行一善,見賢思齊。
三是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有好奇心,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喜歡讀書,善于思考,具備批判思維。會閱讀會收集信息,能理性判斷信息真偽。
四是生活的能力。讓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集體。有生活自理的能力,有安全自救的能力,有與人相處的社交能力。
五是創造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理論聯系實際,喜歡動手實踐,有求異思維,有獨立思想和獨創精神。
六是幸福的能力。讓學生熱愛生命,心理健康,心態陽光,有自信,會審美,增強逆商,提升抗挫折能力,經得住生活的磨難和打擊。
人生教育需要通過四條途徑來落地
第一條途徑是扎實開展人生德育。人生德育是指從人生視角開展的德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德育,是幫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德育。人生德育從培養學生好習慣的日常養成教育開始,幫孩子打下堅實的人生基礎。人生德育從幫孩子尋找他的人生偶像出發,幫他們埋下有意義人生的種子。人生德育從幫孩子自主管理出發,幫孩子掌握自主人生的能力。人生德育從幫孩子走向廣闊社會大課堂出發,幫孩子認識這個紛繁多姿的世界。
第二條途徑是扎實開設好人生課程。人生課程是指有利于學生人生幸福、出彩、有意義而開設的課程。主要指更有針對性的人生個性校本課程。比如心理健康與情感調控課程 :從治未病的理念出發,幫孩子打下人生健康的基礎等等。
第三條途徑是全面建設人生課堂。人生課堂是著眼于人生教育的課堂,是為了師生人生“成功”的課堂,是“為了人的健康發展”的課堂,是教學生“更好地學做人”的課堂,是培養學生人生核心能力的課堂,是讓學生身心健康,學習快樂,人生出彩的課堂。
人生課堂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智商)和做人能力(情商)。學習能力(智商)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批判思維,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等,主要通過學科知識學習,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來培養;做人能力(情商)重點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文明禮貌,口語交際,規則意識,責任意識,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等人生素養,主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生自主管理等途徑來培養。
人生課堂是師生共同的舞臺,但要讓學生做主角,站在舞臺的正中央。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堂的管理者,同學的好伙伴。教師做課堂的配角,做學生人生的導師,學習的引導者,生活中的好朋友。
人生課堂要遵守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展示探究學習的學習流程,把學習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體驗,去合作,去探究,去解決問題,老師只在恰當的時候予以引領、點撥和幫助。人生課堂要通過小組建設來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合作意識、團隊意識、規則意識、人際交往能力等。
人生課堂要通過展示探究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批判性思維等學習能力,但是,在同學與同學,組與組之間競爭的同時,更要培養學生互相欣賞、互相鼓勵、互相喝彩的美好情感。人生課堂要通過課堂小結,小組評價等措施培養學生的反思習慣,讓學生在簡短的課堂小結中不斷揚長,在揚長的過程中主動及時糾短,實現自我成長。
人生課堂上,教師要樹立教育重于教學的理念,讓教育寓于教學之中,讓學生在學科學習中潛移默化地得到綜合成長。教師要心中有愛,目中有人,尊重學生人格,著眼學生的一生。要重習慣養成、核心能力培養。當學習知識與培養人格發生矛盾時,學習知識要為育人讓步。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體驗中獲得生命的全面發展。學習的過程就是人生的成長過程,要把學習知識和學習做人完美結合。
人生課堂要體現平等、民主、自由、規則,充滿和諧氣氛,讓學生感到安全,感到快樂,有尊嚴,有興趣,能體驗到進步的喜悅和人生的溫暖。人生課堂建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前提,良好的人生習慣是基礎,科學的學習流程是路徑,獨立人格、主動思考、批判精神是重點,幸福而有意義的人生核心素養是目標,反思、總結、評價是抓手,不傷害是底線,讓師生“做最好的自己”是至高使命。
第四條途徑是扎實開展人生家教。人生家教是指家庭對孩子進行的人生教育,也指在家庭中進行的人生教育,是對學生進行人生教育的一個重要資源和分支。家長是人生家教的主角!為了讓家長真正成為人生家教的主角,我們要努力讓“家長成為教育的有機成分”。
首先,要把家長組織起來,讓家長成為學校自己的隊伍。要建立校級、年級、班級家長委員會,志愿者,義工等等,建立好家長的組織,把家長管理起來。要通過家訪、校訪、網訪、線上線下溝通等多種形式,讓家長與學校建立起互信、互尊、互助的良好關系,讓家長成為學校的鐵桿支持者。
其次,要把家長培訓起來,讓家長成為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長專項培訓,人生家教大講堂等多種渠道,教給家長家教方法,讓家長成為教育的內行,引導家長科學育子。
第三,要明確告訴家長,在家要做好哪些人生教育工作,讓家長做人生家教的明白人!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做孩子的榜樣,成為孩子敬佩、崇拜的人。指導孩子做家務。自己的事盡量讓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也要讓孩子主動做,從小學會替父母分擔。指導孩子怎樣與人交往。讓孩子懂禮貌用語和基本禮節,特別是學會尊老愛幼,要有感恩情懷。比如,出門和回到家要向父母長輩打招呼,不任性,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鋪張浪費,和父母溝通要和氣交流。與人交往要守信用,說話算數等等。指導孩子養成安全意識,學習安全知識。比如用電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煤氣中毒、怎樣和陌生人交往等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比如早睡早起,合理飲食,鍛煉身體,講衛生,愛護牙齒等等。幫助孩子學習。指導孩子一些學習方法,養成合理安排作業時間的習慣等等。
第四,要讓家長參與到學校教育工作中來,真正成為學校大家庭建設的一份子。要通過家長義工、志愿者、社團輔導員、教育教學評議員、學校工作監督員等“十大員”身份,積極參與到學校工作和活動中,讓家長了解學校、配合學校、支持學校,為學校和教育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第五,要選擇高素質的家長,組織好家長人生家教研究隊伍,一起探討家庭人生教育的成功之道。讓高素質的家長研究人生家教方法,總結相關經驗,不斷提高家教水平。利用家長會,家長人生家教論壇等多種形式,讓優秀家長進行先進家教事跡、方法介紹,把好的人生家教經驗、做法傳送給更多的家長,引導更多的家長。
第六,要開展“好孩子”評選活動。讓家長把孩子在家表現記錄下來,由家長推薦、申報“好孩子”。我們通過定期評選、表彰,樹立榜樣,讓更多的孩子在榜樣的引領下變得越來越好。我們要相信家長,我們不怕數量多,我們希望好孩子越來越多!
第七、開展人生家教好家長評選、表彰。我們要通過好家長評選,好家長表彰,好家長論壇,好家長故事會等多種形式樹立好家長標兵,激勵更多的家長學習家教知識,主動學習、探討人生家教,讓更多的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搖籃和港灣,孩子的人生從這里出發,在這里成長、壯大,也會回饋和造福家庭與社會!我們致力于人生家教工作,就是要讓更多的家長了解、掌握人生家教知識和技巧,擁有人生家教能力!我們一定要給更多孩子更好的人生家教,讓更多的孩子人生幸福而有意義,讓更多的家庭幸福綿長,讓我們的社會和人間更加美好!
丨作者介紹
原綠色:北京師范大學慶陽附屬學校黨總支書記、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全國人生教育研究中心主持人,全國“人生教育”首倡者,中國人生科學學會中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曾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訪問學習,先后榮獲全國百佳優秀校長,2015年度中國中小學教育領軍人物,河南省首屆最具影響力校長,河南省首批名校長,河南省優秀教育管理人才,河南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育專家,河南師范大學小學教育專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陸續在教育類報刊開辟過“管理敘事”、“觀課札記”、“走馬看學校”、“綠色看點”等專欄,出版有《瞄準終點》《分數大變臉》《學校管理那些事》等多部專著,課題研究曾獲國家、省級優秀教科研成果等多個一等獎。“好老師”系列講座在全國有較大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