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無后,就是沒有后代的意思。這句話出自《孟子》,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后也。君子以為猶告也。”什么意思呢?孟子在這里說:“不孝的表現有三種,其中最嚴重的是沒有后代。舜沒告訴他爹就自行娶媳婦了,就是怕給自己家里絕了后。君子認為這種行為是孝的表現,就相當于已經和爹娘商量過了。
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評論舜娶妻這件事,本意不是指沒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這里不討論舜為什么不告而娶,因為什么不告而娶,有什么內幕。
漢代趙岐《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后為大”下面有注云:“于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后為大。”所以沒有子嗣為大一說是趙岐個人對于孟子說話的理解
因無子孫后代繼承家業,傳宗接代延繼香火,使過世先祖陰靈不安!使在堂父母憂愁不快,做為男丁子孫,這即是″大不孝'之罪!犯有″不孝'之罪是要受族規家法懲處的!會被族人鄙視拋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