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是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米芾書法是北宋書法最高水平代表之一,對后世書壇影響深遠。
米芾 《蜀素帖》
米芾的書法取法廣泛,早年學唐人,對顏真卿《爭座位帖》推崇有加,又從歐陽詢行書中得“險勁”。褚遂良對米芾影響最大,所謂“慕褚而學最久”。米芾在書法上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米芾學古人,曾被人稱“集古字”。他曾自言:“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為集古字,蓋取諸長處,總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見之,不知以何為祖也。”
米芾 《苕溪詩卷》
米芾對書法要求“穩而不俗、險而不怪、老而不枯、潤而不肥”。米芾自創“刷字”法,自詡為“八面出鋒”,用筆沉著痛快,給人以酣暢淋漓、大氣磅礴之感。米芾將提與按,側鋒與中鋒,節奏的快慢,墨色的濃與淡相互融合,揮灑自如。黃庭堅曾經非常客觀地評價米芾:“米元章書如快劍斫陣,強弩射千里,所當穿徹,書家筆勢亦窮于此,然似仲由未見孔子時風氣耳。”
米芾 《珊瑚帖》
米芾 《吳江舟中詩卷》
米芾 《留簡帖》
米芾 《蘇太簡帖》
米芾 《多景樓詩》
米芾 《韓馬帖》
米芾 《知府帖》
米芾 隸書《右軍帖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