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鳳縣留鳳關鎮長坪村五組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上,一株粗壯的紅豆杉與村民互相守望了 300年。樹老葉新,長勢茂盛,整個樹干要兩個成年人才能合抱過來。
6月9日,在村民任志龍的帶領下,記者見到了這棵野生紅豆杉。只見樹冠如傘,枝干繁多,樹葉郁郁蔥蔥,拿尺子一量,周長有3米多,樹高近5米(見上圖)。村民們認為,這是他們的寶貝,不僅沒人破壞,還經常有村民主動拿鐮刀在樹下除雜草。2008年,村支書陳天德號召村民對古樹進行保護,他們用石頭給古樹做起了圍擋,提醒過往路人愛護樹木。同年,通過系統深入的分析研究,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高級工程師李讓樂認為,這棵紅豆杉至少有300多歲。
如今,這棵紅豆杉與周邊竹林相得益彰,成為村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是村民茶余飯后聊天納涼的好去處。 (米靜)
鏈 接:紅豆杉是世界公認瀕臨滅絕的天然抗癌植物,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是我國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被全世界42個有紅豆杉的國家稱為“國寶”,聯合國明令禁止采伐,是名副其實的“植物大熊貓”。這是一個神奇的樹種,曾被神舟四號飛船帶入太空,在美國白宮、英國白金漢宮、聯合國總部都有其倩影,它就是被譽為“健康樹”的紅豆杉。紅豆杉之所以有如此高貴的地位,受到人們的推崇,皆源于相關專家所闡述的紅豆杉的八大特點。
一、“國寶” 美國紅豆杉保護協會主席史坦利?謝爾博士指出,250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時期遺留下來的紅豆杉樹種,遺留在中國,并傳到其它國家,紅豆杉是珍稀瀕危物種,是植物中的活化石,自然分布極少,1994年紅豆杉被我國定為一級保護植物,同時被全世界42個有紅豆杉的國家稱為“國寶”,是名符其實的“植物大熊貓”。
二、防癌 紅豆杉不僅可以吸收一氧化碳、尼古丁、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質,還能吸收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致癌物質,凈化空氣,起到防癌、抗癌作用。
三、抗癌 紅豆杉又名紫杉,可從中提煉出一種有機物單體,該單體是國際公認的治癌良藥,具有廣譜、高效、低毒的特性,被命名為“紫杉醇”。紅豆杉是所有物種中唯一能提煉紫杉醇的植物。
四、吉祥樹 紅豆杉稱為“長壽樹”、“吉祥樹”。經紅豆杉培育基地十幾年的研究發現,紅豆杉具有驅蚊防蟲作用,能傷害樹木的害蟲絕大部分無法傷害紅豆杉,抗病蟲能力強,無需用農藥也能健康生長,生機蓬勃。它的樹齡可高達五千年以上,被稱為 “長壽樹”;它紅果滿枝,晶瑩剔透,寓意著吉祥喜慶,所以又稱之為“吉祥樹”。
五、黃金樹 紅豆杉全身是寶,它的木材是優質紅木,可做高檔家具,果實可做保健品,根部可做工藝品,皮與細根是提煉紫杉醇最好的原料,所以又被稱為“黃金樹”。
六、耐陰 紅豆杉是極好的盆栽觀葉植物,它喜陰濕、避陽光、少澆水,極好養護,屬“懶人植物”,適合居室、辦公室、賓館、飯店擺放及小區、公園等園林城市綠化。
七、耐溫 紅豆杉在溫度高達41攝氏度時,依然生長良好,溫度在零下6攝氏度時還能微長,四季常青,造型美觀,南北適宜,尤其是北方迫切需求的常綠植物。
總而言之,紅豆杉是“國寶”,耐陰、耐溫,屬CAM類植物。專家稱,同時具這三大特性的植物僅有二到三種,加上其獨特的功能作用,已無任何植物能夠與之媲美。紅豆杉產業是健康產業,為生態文明作出貢獻,利國利民,造福人類。
在留壩縣玉皇廟鎮汪家溝內驚現一棵高大的野生紅豆杉,據當地林業部門鑒定,這棵樹的樹齡已接近1000年。經現場測量,這棵紅豆杉胸徑達103.8公分,需三人手牽手才能將它合圍。目前,該樹長勢茂盛。 有著“植物大熊貓”之美譽的紅豆杉,是世界上生長最為緩慢的樹種之一,也是我國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同時被全世界42個有紅豆杉的國家稱為“國寶”。據了解,留壩共發現銀杏、紫柏、七葉樹等古樹120棵,其中紅豆杉僅有3棵。
來自第三紀的孑遺 紅豆杉的故事要追溯到250萬年前,厚厚的冰川覆蓋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方,千年不化,不耐寒的植物統統被凍死,只有少量熬過去,能夠存活至今的更是少之又少。
村民何忠譽雖然不知道自家屋后的古紅豆杉到底有多古老了,但知道它年年結的貌似紅豆的果子很甜。“不知幾代了,小時候就爬到那上面去玩,搞它的果子吃,很甜。”村民肖桃英說:“據老人講,果子泡酒還能治病。” 由于南方紅豆杉的木質堅硬,為上好木料,自古以來一些當地人將中等大小的木材砍下做成梁。“稍微粗一點的樹連斧頭都砍不進去。”58歲的何文法說。
南方紅豆杉生長得非常緩慢,野生環境下,直徑增長1厘米,往往需要十幾年時間,更長的甚至上二十年,因此木質非常密實。在一戶人家門前,我們發現幾段木頭,并不大,卻沉如石塊。
“老輩人講大樹都成仙了,無論如何都不能動的。所以很多老樹都存活下來了。”何文法所在的溫水村保留著攸縣年齡最大的一株,樹齡2400年,底圍4.2米。在這棵樹的附近,還有一個古老寺廟的遺跡,據說是用來向這棵古樹祈福的。
至少等待兩個冬天才能發芽 南方紅豆杉的珍貴,與它生長的不易有很大關系。它雌雄異株,雌雄比例約為1∶9,只有在雌雄混生的地方才有種子,它們很可能因為散生,或者花期不遇,而空度一春又一春。
它的種皮結構有三層,致密而堅硬,不透水也不透氣,于是它的種子長期處于休眠狀態。在適宜的自然條件下至少要經過兩冬一夏才能發芽,很多時候它還不得不借助于動物的幫助。在攸縣大部分野生南方紅豆杉是借助鳥和果子貍傳播的,它們吃下果實后,在消化過程中,能將種皮外層的蠟質等分解。攸縣溫水村的老獵人何文法清楚記得:“果子貍最喜歡吃紅豆杉果了,我年輕時在這樹上逮到十幾只,還有各種各樣的鳥經常在這里啄食。”
哪怕發了芽,生長緩慢的小苗遇上生命力強盛的競爭對手,往往沒有什么優勢。那些長勢快的樹會把它的陽光全部遮住,發達的根系把周圍大部分養分吸收走,所以南方紅豆杉的成活率非常低。對于野生南方紅豆杉來說,能夠成長起來已經非常不易,何況幾千年古樹,那是更屬于生命的一種緣分和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