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事無小事,父母們更是事無巨細,每天都在為孩子操心。在父母的心目中,孩子的健康重于一切,沒有健康,什么都談不上。要想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首先要講究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衣服勤洗勤換,從小就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有些家長更是像有潔癖一樣,每天都要給孩子換洗衣服,就怕衣服上沾染了細菌,讓孩子生病。但是有的孩子總愛生病。家長們很愛干凈,衣服天天洗,天天換,衣服應該很干凈,怎么會生病呢?
很多家庭沒有保養洗衣機的習慣,長期未清洗的洗衣機,內外筒的夾層會沉積毛屑、臟漬、污垢,加之洗衣機內潮濕的環境,滋生的有害細菌很可能會造成衣物的“二次污染”,如果不經常對洗衣機進行殺菌消毒處理,微生物就會附著到衣服上,使人體生病。尤其是孩子,抵抗力不足的時候格外容易受到微生物的威脅。對于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剛到一個新環境,心理上不太適應,加上運動量大,會出現免疫力暫時下降的情況,生病就在所難免了。怎樣才能合理有效地清洗寶寶衣服呢?嬰幼兒衣物不能干洗,清洗寶寶衣物只剩下手洗,就更需要我們了解過程中要注意以下5種事項。
有些衣服要用手洗。洗衣機固然很方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衣服都適合用機洗,有的衣服還應該用手洗。比如孩子貼身穿的內衣、內褲、襯衫等,一定要用手洗,因為洗衣機本身有微生物、其他衣服上有各種臟東西,這些臟東西會傳遞到貼身衣服上,時間一長,達到一定累積量,就容易讓孩子生病。一些外套等大件的衣服,又不跟皮膚直接接觸,就可以用機洗。
孩子的衣服單獨洗滌。有的家庭喜歡將大人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放一塊一起清洗,這種做法也不合適,因為大人的衣服上沾染各種細菌,孩子的抵抗力弱,一旦處理不好就導致孩子生病。最好的做法是給孩子單獨準備幾個盆子,有條件單獨一個洗衣機,沒條件可以把孩子的衣服單獨放洗衣機洗。
不要浸泡太長時間。在我們的傳統意識里,會認為衣服泡的時間越長臟東西掉的越多,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衣服纖維中的污垢會在14分鐘內脫落到水中,如果浸泡時間過長,臟東西又被纖維重新吸收,清洗更加費力氣。所以浸泡衣服的時間控制在14分鐘內最合適,不要過長。
洗滌劑不要過量使用。有的朋友認為洗滌劑放的越多,衣服清洗得越干凈,這也是錯誤的想法。洗滌劑在適當的濃度下,才能顯示最大的表面活性,如果過濃,表面活性降低,去污能力會減弱。而且洗滌劑濃度過大,泡沫過大,清洗起來也更加費力。本來3盆水能洗好,可能需要5盆都洗不干凈了。
有汗水的衣服不要用熱水洗。孩子很容易出汗,衣服上自然會有很多汗漬,尤其是腋下和領口的部分,有些朋友可能會認為用熱水洗,可以有效去除汗漬,但這樣做卻取得了適得其反的效果。因為汗水中含有蛋白質,加入熱水后,蛋白質會凝固粘附在衣服上,形成黃色的污漬。
最后,寶寶衣物清洗干凈后,最好再用熱水燙一遍,不僅可以起到去奶味和殺菌的作用,而且還會恢復衣物的柔軟度,讓寶寶穿著更舒服,對寶寶的健康也能夠更放心。給孩子清洗衣服看似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實際上蘊含了大量的學問,非常有講究。爸爸媽媽在給孩子清洗衣服時,一定注意選擇健康的方式,能手洗的不要機洗、單獨清洗、快速清洗、使用合適濃度的洗滌劑、注意水的溫度,相信我們這樣做,肯定會得到最好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