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味中藥,治療糖尿病藥效顯著,歷史悠久。很多服用過中藥的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它——黃芪!
黃芪首載于《神農本草經》,其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性味:甘,微溫。
歸經:歸肺、脾、肝、腎經。
功能:補氣固表,托毒排膿,利尿,生肌。用于氣虛乏力、久瀉脫肛、自汗、水腫、子官脫垂、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瘡口久不愈合。
治療糖尿病:黃芪可明顯降低血糖, 促進胰島素和C- 肽的分泌; 廣泛作用于心血管、腎臟、神經系統及消化系統,這對病因復雜的糖尿病的治療,尤其適宜。
古今中醫治療糖尿病,大多以黃芪為主藥,有專家統計黃芪治療消渴的古方就200多個。如:李振瓊等《奇效驗秘方》、胡熙明等《參黃降糖方》,皆是以黃芪為主。
日前,武漢大學醫學院科研人員的一項研究也表明:黃芪多糖能明顯降低遺傳性糖尿病小鼠的體重、血糖和胰島素抵抗指數,還能改善糖耐量異常,減少腹部脂肪,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但不影響胰島素分泌。
但是中藥服用太苦,且煎藥麻煩。那么就可以選擇含有黃芪成分的中成藥,如參芪降糖顆粒。
11味道地中藥材根據君臣佐使的原則嚴謹配伍。其中君藥就是人參、黃芪。人參補陰助陽,益脾氣,為扶陽益陰之良品。黃芪升清陽,補肺氣,為補氣生陽之要藥。兩者相互配合,使氣旺而陰津得以化生,津液升而消渴止。
地黃、麥冬、天花粉作為臣藥,配合人參、黃芪,益氣養陰生津潤燥共同止消渴;
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則與君藥臣藥協同,滋脾補腎;
茯苓、山藥、澤瀉,作為使藥,健脾養胃、固腎滲濕。君臣佐使兼顧先天后天,合為降血糖、補氣陰,肺脾肝腎同治之方。
臨床證明,參芪降糖顆粒在降糖降脂的同時,還能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改善微循環,保護靶器官,有效改善糖尿病并發癥。和西藥降糖藥(如胰島素、二甲雙胍、磺脲類、阿卡波糖、米格列醇等等)聯合使用,全面防治并發癥,沒有低血糖的風險,可全程服用。
中西藥結合治療的同時,也要注意飲食、積極鍛煉身體、科學監測血糖,全方位地治療,防治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