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婆媳關系難處,公公與兒媳的關系其實也不簡單。
紅樓夢里賈母的兩個兒子,大相徑庭,賈赦荒唐放肆,要事業沒事業,要能力沒能力,要德性沒德性。“整天就知道和小老婆們喝酒”。丫頭里略平頭正臉的都不放過,鴛鴦不想給他做小老婆,他就威脅人全家。
賈政倒是個正經人,老老實實做官,認認真真過日子。腦子不是特別靈光,文學造詣不高,家務事也不太懂,但人品不壞,金釧兒跳井,第一反應就是管家的人有問題,后來聽說是寶玉逼奸不遂,一頓板子差點把他打死了。
紅樓夢為什么會是巨著,它的高妙之處在于不落俗套,作者不寫婆媳不合,卻寫公公兒媳暗斗。
第二十二回,元宵節全家團聚:賈政因不見賈蘭,便問:"怎么不見蘭哥?"李氏起身笑著回道:"他說方才老爺并沒去叫他,他不肯來。"賈政忙遣賈環與兩個婆娘將賈蘭喚來。賈母命他在身旁坐了,抓果品與他吃。大家說笑取樂。
大家都在,賈蘭不在,而且沒有人發現,大致有兩個原因:客觀上是年幼。沒有在元宵節上出現的還有巧姐兒,太小,不出席很正常。貴妃讓眾姐妹住進大觀園,特旨寶玉也進去讀書,而賈蘭卻理所當然地隨了母親進園住,說明他還小,離不開母親照顧,沒有到避嫌的年紀,主觀上,則是李紈一心想讓兒子讀書上進,不樂意他嬉戲宴樂,所以詩社宴會都不參加,賈母就勸過李紈,孩子還小,讀書上不要逼得太緊,萬一把身體透支垮了,你一生的心血就白費了。
在李紈的教育下,賈蘭苦讀詩書,少年老成。過年學堂放假,不用上學,他就自己練騎射。志趣不投,不相與謀,賈蘭想必也不看不慣賈府的享樂作風,沒出席是常態,眾人都不理會,而賈政為人方正古板,團圓宴每個人都要在,數人頭查一下,這種事情,他很有可能干得出來,所以賈政一眼發現了。自己不樂意參加宴會是一回事,不參加沒有人理會是另一回事,所以賈政一問,李紈借題發揮了。
客觀上講,賈政對子孫是公平的,到哪里都是寶玉,賈環、賈蘭一起帶著的。而且宴會這種事情內宅婦人掌管的,與賈政何干?孫子不主動侍候爺爺,還要爺爺來請,根本不合情理。可是李紈就敢硬懟賈政。
首先:好男不跟女斗,何況還是兒媳,即使李紈的話沒有道理,大庭廣眾之下,賈政也沒法跟李紈計較。而且團園家宴賈蘭沒有來,竟然沒有人發現,李紈母子又是孤兒寡婦的身分,很容易惹人閑話,賈政是個愛面子的人,當然不愿意這樣,所以親自派賈環這個叔叔來請侄兒赴宴,李紈母子的面子就大了,賈府下人最會看人打發,自然不敢再輕視李紈。
再者,賈政是公公,李紈是兒媳,即使李紈懟了賈政,亂了規矩禮數,可是因為要避嫌,公公兒媳很少交集,賈政只能吃啞巴虧,不象得罪了王夫人,立馬就可能被王夫人報復。
從這個細節就可以看出來,李紈聰明,腦子轉得快,很會利用時機,其厲害之處不下鳳姐,甚至鳳姐隨口算她的帳笑她摳門,她也能毫不留情把鳳姐狠狠嘲諷鄙視一番,而鳳姐竟似無法反駁,只順著她的話打趣平兒。
鳳姐那么厲害,邢夫人還三番五次明里暗里羞辱鳳姐,鳳姐毫無辦法只能背里地暗哭。王夫人對李紈并不滿意,她是個天真爛漫之人,喜怒都擺在臉上,卻對李紈視若無物,從不找李紈的麻煩,只能說明,李紈太厲害了,王夫人如果存心對付她,在她身上討不到好,只好由她去了,婆媳祖孫形同陌路。
(圖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