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核反應堆專用機器人技術獲重大進展
科技部10月28日發布消稱,針對我國核電站在役檢查與維修、核燃料更換等作業對機器人技術的迫切需求,“十二五”期間,863計劃在先進制造技術領域中部署實施了核反應堆專用機器人技術與應用課題,由中廣核集團牽頭開展核環境下機器人核心關鍵技術和應用研究。經過多年攻關,課題組突破了核電機器人輻照環境下的視覺處理及精確定位技術、抗輻照加固及防污去污技術、高輻照及硼酸環境下的動靜密封等一系列核心關鍵技術,完成了反應堆換料機器人、整體螺栓拉伸機、多功能水下爬行機器人等六套核反應堆專用機器人的自主設計與研發制造。
目前,反應堆換料機器人、核電站多功能水下爬行機器人已完成了整機集成制造及系統綜合聯調,反應堆壓力容器無損檢測機器人完成了電磁兼容性、軟件、電氣部件輻照性能等系列測試和綜合功能驗證,反應堆整體螺栓拉伸機成功進行了4次全過程功能驗證試驗,蒸汽發生器一次側堵板操作機器人、核電站微小型作業潛艇已在大亞灣核電基地完成了樣機仿真環境實驗及功能測試驗證,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了設計要求。下一步,通過驗證的六套核反應堆機器人將在我國大亞灣核電基地、廣東臺山EPR三代核電機組、廣西防城港核電站等國內核電站進一步開展工程示范應用。
據悉,核反應堆專用系列機器人的成功研制與應用,將為我國核電站核心設備的安全檢測與運行維護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與作業裝備,對打破國外壟斷,推動我國核電站核心設備自主化與國產化,實現我國核電站生產、運維裝備與技術的升級改造,提升我國核電站生產的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朱學蕊)
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進展順利
10月28日,來自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名專家學者匯聚山東榮成,參加國際高溫氣冷堆技術會議,并參觀了位于當地的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
作為世界首臺模塊式高溫氣冷堆核電站,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將建成一臺20萬千瓦級高溫氣冷堆核電機組,目前工程進展順利,核島反應堆廠房已施工至地面以上14米。由于是世界首座,項目在工程設計、現場施工、設備制造等方面都屬國內首次,先后完成了國內首次核島底板大體積混凝土冬期施工、國內最大核級鍛件——反應堆壓力容器下筒體鍛件制造、主氦風機國產電磁軸承100小時驗證實驗、蒸汽發生器螺旋盤管試制和套裝等施工和技術難題。
國際高溫氣冷堆技術會議是國際上關于高溫氣冷堆技術領域最高水平的國際會議,從2002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會議主要研討國際范圍內高溫氣冷堆技術有關的國家研發項目與工程項目進展、工業應用與市場前景、燃料與廢物管理、材料研發與設備制造、反應堆物理分析與設計、熱工水力學研究、安全性與許可證等多方面的專題。(哈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