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膨脹化的今天,流量費用成了手機用戶頭疼的問題,出門在外連接幾乎零成本的免費WiFi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然而這卻給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機會。
偽裝公共WiFi誘騙用戶連接是不法分子慣用的伎倆。譬如在麥當勞附近,不法分子建立一個名為McDonald_Free的免費無線網絡,與公共WiFi極其相似的名稱設置,會極大提升 “釣魚”的成功率。用戶一旦連接上風險WiFi,手機中的隱私信息就會被不法分子截取保留下來,社交軟件、支付軟件等重要的賬號和密碼、手機通訊錄等便徹底暴露在不法分子面前,個人財產安全從而面臨嚴重威脅。
對于免費公共WiFi的安全隱患問題,百度手機衛士的WiFi安全檢測將為用戶從根源上解決WiFi安全問題,為用戶的手機上網安全給予高度保障。同時,對用戶而言,日常生活中應謹慎使用免費公共WiFi,關閉手機中自動連接WiFi的功能,同時如果使用免費WiFi,盡量不要進行網絡購物和網銀支付的操作,可最大程度的避免個人重要信息遭到泄露。
騷擾電話、偽基站短信上升最明顯
“喂,您好,我是“建設銀行”的客服人員,正值建設銀行建行30周年,我行目前正在舉辦回饋用戶的活動,需要您留下身份證號和銀行卡號,為您辦理自動升級金卡業務。”生活中我們經常接到這樣的電話,當你留下身份證號和銀行卡號以后,這才發現遭遇了詐騙。據《白皮書》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的詐騙電話總量為88.3億,犯罪分子通常會冒充銀行、運營商的客服人員,利用人們貪財逐利的心理進行詐騙。這樣的詐騙電話不僅擾民,更會給用戶帶來直接經濟損失。
除詐騙電話外,2015年更令人防不勝防的是偽基站短信。根據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偽基站短信量達23.2億條,較2014年同比上漲95%。尤其以冒充各大銀行的“955”系列號碼偽基站短信最多,占到了22%的比例,成為最具風險的詐騙形式。
偽基站主要是通過新型的無線電發射裝置,利用局部功率大的優勢,干擾屏蔽運營商通信信號,然后偽裝成運營商的網絡,騙取用戶手機連接到它自己建立的手機網上,最終強行向用戶手機發送真假難辨的詐騙類短信。當用戶收到任何可疑短信時切勿盲目相信,在經過多方面核實后才可對短信真偽進行判斷,以免受騙。
百度安全專家表示,憑借獨創的“云攔截”核心技術,百度手機衛士可自動攔截偽基站垃圾短信,準確率達到96%;同時依托百度大數據的優勢,對于陌生主叫號碼,百度手機衛士也能夠準確識別對方是否為詐騙電話。對于無法安裝安全軟件的IOS用戶,百度安全也已與中國聯通、移動進行合作,只需開通運營商提供的“防騷擾提醒”服務,便可輕松獲得提醒從而規避風險。
釣魚短信肆虐,移動支付要當心
央視3.15晚會已經連續三年關注信息安全問題。2013年央視315聚焦安全網購;2014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網銀支付被指存漏洞;2015年央視315晚會曝光公共場所無密碼wifi陷阱。但是依然不斷有用戶網購被騙、第三方支付軟件被盜號等惡意行為發生。這主要是由于,伴隨大量涌現的惡意山寨應用對用戶隱私竊取的情況不斷發生,用戶最常用的淘寶、支付寶、京東商城、美團、天貓等應用成為山寨應用的主要模仿目標。由于這類應用往往都需要用戶輸入賬號密碼等隱私信息,一旦用戶使用山寨應用,其賬號密碼等隱私就會輕易的被竊取。
同時,根據百度安全統計,2015年還出現了不少新的支付詐騙伎倆,主要包括:釣魚網站積分兌換、冒充熟人請你接收照片、航空公司航班改簽、汽車公司汽車退稅、國家生育或喪葬費用補貼、冒充公檢法的涉案匯款以及房租到期房東請求匯款。這七種詐騙手段都和移動支付掛鉤,且通常會以短信形式出現,并在短信結尾附帶一條網站鏈接。一旦用戶警惕性不高點擊鏈接,便會進行下載攜帶木馬病毒的山寨app或進行手機支付、密碼填寫等危險操作,用戶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泄露隱私,讓不法分子得手。
面對不法分子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段,用戶一方面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短信內容,被獎品沖昏頭腦;一方面對于自身無法識別的釣魚網站等威脅,需要安裝諸如百度手機衛士等專業的安全軟件進行防護。據悉,百度手機衛士已經具有全面的掃描和分析能力,能夠準確識別惡意代碼和虛假網址,在系統層面進行了全面防護。當用戶打開某一個支付類APP或者打開某一網址時,百度手機衛士會對當前支付環境進行掃描,提醒用戶是否安全。
移動互聯網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將人們置于相對更高的風險之下。2016年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用戶面臨著安全風險也將越來越多。百度安全專家提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廣大用戶一定要從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識,同時下載安裝如百度手機衛士的手機安防軟件,保障手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