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皮膚雖然位于人體表層,但也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正如中醫所認為的“有諸內者,必形諸外”、“有其外者必有其內”,即是說皮膚病與人體整體密切相關,不可獨立看待。
所以,其他系統疾病可出現皮膚病變。
如早期腫瘤可出現皮膚瘙癢,天皰瘡、回狀紅斑或帶狀皰疹等;腸道息肉可能并發口唇雀斑樣斑點;糖尿病可伴有皮膚干燥或皮膚瘙癢癥,皮膚反復感染出現毛囊炎、癤腫或皮膚潰瘍不易愈合等;若有神經損害時,易發生水皰、血皰、皮膚潮紅、無汗、繼發濕疹、皮膚感染等;貧血可有指甲顏色淡白,匙狀甲,皮膚瘙癢等;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皮膚表現為出血點或大片瘀斑, 口腔黏膜有血泡,有鼻衄、齒齦出血、眼結膜出血等;慢性肝炎、肝硬化可出現皮膚瘙癢、皮膚瘀斑或牙齦出血等。
反之,有皮膚病癥也許又與其他病癥息息相關。
如皮膚紫癜可見于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等;皮膚瘙癢可見于肝病、腎衰竭、甲低、甲亢、惡性腫瘤、白血病、糖尿病等;急性蕁麻疹往往伴有胃腸道異常:如腹瀉、腹痛或便秘等;銀屑病往往伴有咽喉或扁桃體炎;女性黃褐斑往往并見乳腺增生或乳腺纖維瘤、卵巢囊腫或子宮肌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