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你愛你的父親。我的意思是,你想要他活著。再假設你對你的母親沒什么男女之情。好吧,猜猜誰也是這么看待父母的?俄狄浦斯。在古希臘神話中,當俄狄浦斯出生的時候,一條預言說他會殺父娶母。這讓他的父親做了個很糟糕的決定,將剛出生的俄狄浦斯丟棄在荒野,覺得如果他死了,這預言就不會成真。不過,這個棄嬰還是被另一家庭發現并養大成人。成人之后,俄狄浦斯知道了自己會殺父娶母的預言。但他還不知道自己是被收養的,所以他離開了自己的養父母,認為只要遠離他們,就能避免預言成真,可是,盡管他拼命逃離自己的命運,俄狄浦斯還是在盛怒下殺了一位陌生人,這陌生人正好就是他從未見過的生父。然后他又娶了這位死人的遺孀,也就是他的生母,盡管他全不知情。無需多言,像這種命運,是個人都會想要逃離。但對哲學家來說,俄狄浦斯這整個故事的重點在于:宿命不可逃避。我們自由嗎?我是說,一方面,我們很多人都清楚地認為自己自由。我們感覺到了自由。我們感覺到,自己的所有信念或行動,都完全出自我們自己的選擇和決定。例如,我能這么干。我過早吃的是燕麥粥,因為我喜歡。這種看法,其認為人擁有完全自由行動的能力,被稱作自由主義的自由意志論。注意要清楚,這里的自由主義和政治上的自由主義是兩回事。這些觀點的名字都是從自由而來,不過政治上的自由主義主張從政府干預下保障自由,而自由意志論,則是從自由主義者到社會主義者都可以接受的。它說的是,在事實上,我們可以自由地行動。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是自由的。但很多人也相信,凡事有果必有因。所有現在發生的事,都是過去之事的必然結果。這種觀點叫強決定論。而還有很多人是兩樣都信,既相信我們的行為是自由的,也相信這世界是被因果支配的。但是,其實你不能理性地同時相信這兩樣。因為,傳統地說,自由主義者認為,自由行動必須滿足「可他選原則」。聽著像科幻節目的橋段,不過這個原則是說,一個行為是自由的,僅當行動者,也就是做這件事的人,本可以采取其他行為。真正自由的行動,是需要選項的。而決定論并不允許選項。它認為所有的事都被以前的事所決定。也就是說,行動者不可能做她實際行動以外的行動,因此,也不可能自由。讓我們把這兩種立場看得更清楚。順便,也看看我的早餐。自由主義者認為,我做出今早吃燕麥粥這個決定,并非是什么過去之事的必然結果。相反地,它可以是非物理事件的結果,具體來說,就是我思考的結果,恰好在那時有了這個念頭。我吃燕麥粥,是因為我決定吃燕麥粥!到此為止。但自由主義的看法與我們對物理世界的認知有矛盾,和因果律有矛盾。所以自由主義需要給自己的看法尋求解釋。一種方法是區分所謂的事件因果和行動者因果。事件因果是說,沒有一個物理事件的發生,不需要由先前的物理事件導致。而很多自由主義者也承認物理世界自身是決定論的。就像棒球會飛向空中,是因為有人用球棒擊打它。但自由主義者補充道,還存在行動者因果,也就是說行動者,一個被心靈推動的東西,能夠獨自開啟一個完整的因果鏈。所以那人之所以要打棒球,就是因為他自己決定這么做的。按這種看法,行動者有能力影響這個宇宙的因果鏈。它能靠自己做到一些事。但很多哲學家覺得這說不通。他們會問,這些能開啟一個新的完整因果鏈的,所謂的自由決定,本身又從何而來呢?隨機產生的嗎?什么讓行動者做出這樣而非那樣的決定?而如果你能回答這些問題,解釋是什么讓行動者行動。那么,你其實是增強了這個觀點,行為是被決定的,而非自由的。事實上,很難為自由主義的自由意志尋求論證。最好的論證似乎是,我們真的感覺到,我們是自由的。而且自由主義者聲稱,我們不應該低估我們個人主觀之經驗的可信度,所以,如果我們感覺很自由,那么就應該認真考慮,我們確實是自由的可能性。這種觀點有某種直觀的吸引力。但如果你想不出論證來為你的感覺辯護,那么好的哲學推理會建議你拒絕它,或者至少保留意見,直到找到相關證據為止。所以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強決定論是否能做得更好。18世紀的法國哲學家保爾·霍爾巴赫說,我們的行動都不自由。霍爾巴赫認為,所有當下發生的事,都是一條連綿不斷的事件鏈的結果。他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過去的必然結果。包括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就像本壘打是球棒擊球造成的,龍卷風,是冷暖空氣在恰當條件下,接觸導致的,我們的行為,也以同樣的方式產生。也就是說,人類和人類的行為都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受物理法則的約束。這種想法經常通過所謂的還原論來說明。還原論是指,世界的所有部分,我們的所有經驗,都能被追溯到或還原為單一的東西。所以,例如,你認為你的心靈能夠做出自由的決定。你認為,你的大腦做出選擇和棒子打球不是一回事。不過,還原論認為,心靈狀態即大腦狀態,或者至少和你的大腦直接相關。而大腦的狀態屬于生物學范疇。而生物狀態又其實是物理狀態。而物理世界,我們已經說過了,是決定論的。在這幅圖景里,容不下自由意志。我們認為自己自由,但并非如此。而且作為懂科學的人,為什么我們要認為自己是自由的呢?為什么我們要認為自己與宇宙中的其他東西都不一樣呢?是什么讓我們如此特殊呢?自由主義者說的對,無視對自由的感覺是很困難的。如果選擇今早吃燕麥粥的不是我,那為何我覺得是我選的呢?事實上又是什么讓我這么做的呢?而強決定論會說,人類行為的原因和物理事件原因的差異例如,棒子打球不過在于造成我們行為的原因,是發生在大腦中,我們無法觀察到的。具體來說,把信念、欲望和性情加在一起,就產生了有意的行為。我的信念是燕麥粥有營養,我的欲望是想要吃營養品,而我的情緒讓我想要吃溫暖柔和的食物,加在一起,我選擇了燕麥粥早餐!現在,你也許會說,滿足這些特定信念、欲望和情緒的早餐有很多種,例如,小麥糊或者格蘭諾拉麥片。但如果你想的夠深,你就會發現還有一些原因排除了這些選項,排除了其他的所有選項。也許我擔心我的一顆假牙會松,所以沒有選格蘭諾拉,因為那有些硬。或者我不是經常能想到小麥糊。它們不夠醒目。話說究竟啥叫小麥糊?而燕麥就在我跟前。或者雖然短暫想過,來碗時髦的藜麥做早餐。但我的性情懶惰,或者我覺得我也許要遲到,促使我選了只需微波爐里轉90秒的燕麥粥。看清楚怎么回事了嗎?你只需改變一個因素,像信念、欲望或性情,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強決定論認為,僅僅因為我們不能明確指出導致我們行動的具體因素,這并不要緊,只要我們對大腦中所有的信念、欲望和性情了解足夠就行了。所以,照這種看法,我們所謂的「決定」不過是一系列心靈事件共同作用的必然后果。也許其感覺是自由的。但并非如此。但等等!真沒有應對之法了嗎?例如,我讓別人替我選早餐?或者用隨機事件,例如拋硬幣來決定吃啥?畢竟,如果我只是拋硬幣,那么這個決定就不像是由我的信念、欲望和性情決定的。不過,好吧,這其實也沒用。因為即使我隨機地選擇,例如拋硬幣,或讓別人幫我選,這也依然是被決定的。而且猜猜看。如果你現在因為我告訴你,你從不自由而生氣,對不起,這種生氣也是被決定的!如果你覺得這整個主題都難懂或者無聊,這也還是被決定的。你認為你可以馬上把這個文章關了,而如果你還在看著我的話,那么,這些也都是被決定的!決定論認為,你必須按你當下反應的方式,來感覺與反應。你可能認為,是你選擇了你的行為方式來和你選擇的自我形象相稱,但即使是這「選擇」本身,也不過是所有關于你和你在世界中的位置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強決定論很難反駁。其一些應用也很不舒服。它意味著,我們大多人都有的,關于自己做出了自由決定的深刻感受只是個錯誤而個人責任也完全不能成立。正像霍爾巴赫所說的,我們全都只是「機器里的輪齒」,做我們總歸要做的事,沒有意志可言。俄狄浦斯必須殺父娶母。我必須要吃燕麥粥。今天我們學習了自由主義的自由意志和其對手,強決定論。下次課,我們將學習在決定論和自由主義間是否能找到中間地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