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針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耳尖;2、耳甲艇、耳甲腔。
(二)治法
主穴可任選一組,亦可兩組交替取用。耳尖穴刺法:一般選患側耳尖穴,嚴格消毒后,用左手捏起耳尖部皮膚,右手持小號消毒三棱針,針尖向下,快速刺入皮內,沿皮下向下刺入約5分深左右,半捻轉3次即出針,隨之左手拇指沿耳輪向上推,擠出血8~10滴,用消毒干棉球壓迫針孔止血。第二組穴,上眼瞼患病,取患側耳甲艇;下眼瞼患病,取患側耳甲艇。若上下同發,以較重者為主,雙眼同發病取兩側穴。嚴格消毒后,用26號1寸毫針或三棱針,迅速在穴區點刺3~5下,注意不可穿過皮膚,各點出血少許,如不出血,可用手擠出少量。以消毒干棉球壓迫針孔。每日1次,一般只針3次。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360例,結果治愈317例,顯效14例,無效29例,其總有效率為91.9%[2~4]。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睛明、承泣。
(二)治法
主穴均取。以氦-氖激光治療儀進行照射。輸出功率2毫瓦,波長6328埃,與穴位距離為10厘米,每次每穴照射5分鐘。每日1~2次。
(三)療效評價
共治232例,結果全部獲愈。痊愈率達100%[5]。
挑治
(一)取穴
主穴:肩胛間區。
(二)治法
先尋找反應點,多分布于肩胛間區。令病人反坐在靠背椅上,暴露背部,仔細尋找,多為隆起如粟粒狀之丘疹,或呈卵圓形,散在數個,但不高出皮膚,直徑略大。如在肩胛區未能尋得,可擴大至背部1~12胸椎至腋后范圍內尋找。如找不到反應點,則取膏肓穴。常規消毒后,左手拇、食指捏起皮膚,右手持三棱針,針尖對準反應點,垂直刺入0.1~0.3厘米,挑破皮膚。要求速刺快退,以出血為度,點刺后不按揉針孔,使其出血,并可輕輕地按壓點刺部位附近肌膚,以排除瘀血0.2~0.3毫升,隨后用消毒干棉球按揉。左眼病刺左背部的反應點,右眼則刺右側反應點。每日1次,不計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288例,痊愈277例,顯效11例,總有效率為100%[6,7]。
燈火灸
(一)取穴
主穴:肩胛間區。
(二)治法
令病人反坐在靠椅上,暴露背部,尋找反應點(尋找方法同上)。待選好部位后,取燈芯草一段,蘸以香油或其他植物油適量,點燃后對準反應點迅速灸灼一下,此時可聽到“啪”的一聲,表明施灸成功此為1壯。灸處可有小塊灼傷,宜保持清潔。灸處一般5天左右結痂脫落,不留斑痕。每次只灸1壯。
(三)療效評價
共治50例,痊愈44例,顯效6例,總有效率為100%[8]。
耳穴埋針
(一)取穴
主穴:眼。
配穴:目Ⅰ、目Ⅱ、肝、皮質下、神門。
(二)治法
每次僅取患眼同側之主穴,如效不顯,則可在同側之配穴進行均勻按壓,尋取反應最敏感的一穴埋針。局部嚴密消毒之后,用尖鑷子挾起經高壓滅菌之圖釘樣撳針,刺入耳穴,并用膠布固定,略加按壓。囑患者每日按壓3~5次,3天后復查,無效者,重新選穴埋針。
(三)療效評價
共治112例,結果總有效率為95.7~96.9%[9,10]。
刺血(之一)
(一)取穴
主穴:太陽、內庭、足中趾尖。
配穴:膏肓
(二)治法
每次僅選一主穴,如效不顯,改取配穴。太陽穴僅取患側、雙側患病取兩側。患者仰臥或坐位,常規消毒后,用26號或28號1.5寸毫針,斜下刺入穴位0.5~1寸左右,得氣后行強刺激瀉法,捻轉數次后出針,用手在穴周擠壓出小滴血液2~3滴。內庭,以細三棱針垂直剌入1~2分,擠出血數滴。足中趾尖取兩側,以細三棱針點刺,放出血液3滴,并用棉線扎緊同側中指節三圈,松緊以患者能忍受及不影響血液循環為度。膏肓穴雙側均取,以三棱針快速剌入2~3分,用手輕擠出數滴血液。出血后均以消毒干棉球按壓。隔日1次,3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230例,結果有效(癥狀完全消失)223例,無效7例(均合并化膿性感染,且全身中毒癥狀明顯),總有效率為97.0%[12~14]。
刺血(之二)
(一)取穴
主穴:耳尖。
(二)治法
取病側耳尖穴,兩眼患病取雙側,常規消毒后,用三棱針或7號注射針頭,將針尖對準穴位,迅速刺入約2mm深,不留針,出針后用手指擠壓,出血數滴,用消毒棉簽拭去血液,紗布覆蓋,以防感染。一般每周刺血1次,重者2次。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156例,結果痊愈148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6.2%[17]。
穴位敷貼
(一)取穴
主穴:太陽。
(二)治法
敷藥制備:天南星、生地各等份,共研細末用蜂蜜調成膏狀配。將上藥適量,敷貼于患側之太陽穴,上遮塑料薄膜,蓋以紗布,用膠布固定,約貼12小時后去掉,每日1次,不計療程,以愈為期。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40例,39例痊愈,1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7.5%,一般在1~4天內獲效[15]。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睛明、承泣。
(二)治法
僅取患側穴。以氦氖激光治療儀照射,輸出功率2毫瓦,波長6328埃,距離10厘米,每穴每次照射5分鐘,每日1次,3~4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232例,全部治愈,痊愈率達100%[16]。
火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病灶區。
(二)治法
令患者正坐,醫者左手固定患者之眼瞼,右手取小號火針或4~7號注射針頭,在酒精燈上燒紅,對準麥粒腫的粒狀體微隆起部的正中,或麥粒腫的膿點正中,直刺2~3毫米深,速進速出。一般針后膿血即流出,患者頓感疼痛減輕。然后,輕輕擠壓麥粒腫,用干消毒棉球擦去膿血,外敷金霉素眼膏。
(三)療效評價
共治45例,均在兩天內獲愈,痊愈率達100%。本法方法簡便,只要操作正確,不會留下疤痕,且療程短[11]。
【主要參考文獻】
[1]張啟智。刺激淚點治療麥粒腫18例。哈爾濱中醫 1959;(9):26。
[2]許成祖。耳廓刺血治療麥粒腫208例。中國針灸 1987;7(4):封四。
[3]衣振云,等。耳尖放血治愈麥粒腫102例。白求恩醫科大學學報1985;11(1):11。
[4]趙生毅。耳尖放血治療麥粒腫。中國針灸 1984;4(2):13。
[5]福建省人民醫院針灸科,等。氦-氖激光照射治療麥粒腫232例。福建醫藥雜志 1983;(5):72。
[6]劉樹鸞。點刺法治療麥粒腫220例。中國針灸 1986;6(4):30。
[7]高琪如,等。挑治法治療麥粒腫68例。福建中醫藥 1981(2):43。
[8]張云飛。燈火灸治療麥粒腫50例。陜西中醫 1989;10(4):175。
[9]任守珍。撳針埋耳穴治療麥粒腫47例。中國針灸 1986;6(2):8。
[10]七六二醫院理療科。耳穴埋針治療麥粒腫65例。上海針灸雜志 1984;(2):13。
[11]王和生。火針治療麥粒腫45例。中西醫結合雜志 1987;7(5):301。
[12]張化南。太陽穴刺血治療麥粒腫50例。廣西中醫藥 1989;12(5):25。
[13]余禮斌,等。足中趾尖點刺放血治療麥粒腫92例。江西中醫藥1988;19(5):59。
[14]林少英。膏肓穴放血治療麥粒腫48例。中國針灸 1997;17(5):282。
[15]湯國瑤。天南星膏外敷太陽穴治療麥粒腫。江西中醫藥 1985;(1):11。
[16]福建省人民醫院針灸科,等。氦-氖激光照射治療麥粒腫232例。福建醫藥雜志 1983;(5):72。
[17]邵志貴。耳尖刺血治療麥粒腫156例。中國民間療法 1996;(1):19。
[18]華 臻。內庭穴點剌放血治療麥粒腫40例。黑龍江中醫藥 199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