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89年即淳熙十六年,宋孝宗禪位,趙惇登基為帝,是為宋光宗,次年改元紹熙。這個年號大宋用了五年,直到次子趙擴登基后改元。光宗這個皇帝很有意思,據說他懼內,還有精神病,苦巴巴從孝宗那里求來皇位,只干了五年不到就傳給兒子了。他只有一個年號,因此只有一種錢幣,就是紹熙錢幣。
紹熙錢幣分為紹熙元寶和紹熙通寶。這時候的錢幣已經完全按照宋孝宗淳熙元寶的定制來鑄造了。雖然在極少數版本中可能會出現篆書、瘦金體等,但南宋錢幣的錢文幾乎已經被宋楷書霸占了。雖然字體還是端端正正,結構嚴謹,但少了古拙,少了雄健,少了飄逸,多了那份千篇一律的無奈感。
紹熙元寶錢文都是旋讀的,分為小平和折二兩種,背面記年也是按照淳熙元寶規制,背元至五。但是不管是小平還是折二的,都有少數的為光背,因此價格比背紀年的要貴很多。另外也有折五銅錢,是沒有鑄造的樣錢,存世罕見。鐵錢背紀地紀年,形制有小平、折二和折三這三種。由于紀地紀年排列組合,在加上背紀地位置有上下左右之分,所以各種根據背部特征的版本很多。
紹熙通寶一般為直讀,但也有少量的是旋讀。它只有鐵錢,形制為小平、折二兩種,背部也是同樣紀地紀年。由于各鑄錢監、各年份的產量都有區別,因此價格也差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