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如果你覺得媽媽唱得好,就踢媽媽一下!”相信很多準媽媽都做過這樣的胎教,想要啟發孩子的智慧,也希望把良好的情緒傳遞給寶寶。
但有些準媽媽對胎教問題并不是很了解,以為聽聽音樂、講講故事就可以了,其實胎教有很多小技巧,每個階段適宜的方法也不同,今天嬰悅媽就具體和大家說一說。
可促進腦細胞生長發育,讓寶寶更聰明。
①時間:
從孕20周開始,在胎動時進行,每次持續5-12分鐘。孕6個月以后,一天1-2次,每次20分鐘。注意持續的時間在20分鐘之內。
②方法:
音樂熏陶法:播放些愉悅優美的古典音樂,如《江南好》、《春江月夜》、門德爾松的《春之歌》、海頓的《小夜曲》。古典音樂的速度與寶媽心跳相近,會讓胎兒產生安全感。
哼歌諧振法:小聲愉快哼唱抒情曲,能讓寶寶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③選擇原則:
不要選擇高音量、快節奏的音樂,以免損害胎兒的腦神經,可選擇自己喜歡的音質好、優美、寧靜的音樂。
經常被準爸爸或準媽媽撫摸做游戲和體操的胎兒,出生后抓、握、爬、坐的動作能力較強。
①時間:
從孕20周后開始,在胎兒活動較多的傍晚或晚上睡覺前進行。每天2-5分鐘,持續幾個星期后,每次5-10分鐘。可一邊撫摸,一邊數胎動或進行語言胎教。
②方法:
來回撫摸法:適合孕3個月之后做。放松腹部,從左往右、從上而下地來回輕輕撫摸。
觸壓拍打法:適合孕4個月之后做。先做來回撫摸法,并輕輕按下手指再抬起,然后做一些輕柔拍打和按壓動作,刺激胎兒的觸覺。
③注意事項:
輕柔撫摸,時間不宜太長,如果胎寶寶蹬腿,表示他(她)不高興,應立刻停止。等胎兒習慣了,準媽媽用手撫摸、按壓,寶寶會主動迎上來。
為訓練胎寶寶的視覺功能,可通過光源對他(她)進行刺激。
①時間
最好在孕36周后開始,每次持續5分鐘。
②方法:
每天定時在胎動明顯時,用手電筒(可用裝4節1號電池的手電筒)貼著腹部反復開關,照射胎寶寶頭部,每次持續5遍。
③注意事項:
不宜時間過長,也不宜光線太強,晨起或晚上胎動活躍時進行。
孕媽媽把美通過神經傳遞給胎寶寶,可幫助他(她)們的感觀發育。
①形體美學:
看看書,打扮得體,可幫助胎寶寶建立初步的審美觀。
②音樂美學:
優美輕快的抒情音樂,讓準媽媽心情愉悅,并將這一感受傳遞給孩子,促進其腦細胞發育。
③大自然美學:
觀賞美麗的自然風光,傾聽流水聲、鳥鳴聲,可促進胎兒大腦細胞和神經發育。
巧用色彩不僅能調節準媽媽的情緒,也有利于寶寶的視覺發育。
孕媽媽可多接觸偏冷色調,如淺色(如淡粉)、白色、藍色、綠色。冷色能讓準媽媽情緒穩定不浮躁,淺而暖的顏色會讓準媽媽感到溫暖。可以多穿一些淺色孕婦裝,選用淺綠、淺黃的窗簾、沙發墊、床品等。
而不宜多接觸黑色、紅色等濃烈色彩,以免孕媽媽產生焦慮、煩躁、緊張等情緒。
嬰悅媽溫馨提醒大家:做胎教時,一定要端正心態,胎教不是為了把孩子培養成天才,只是促進胎兒的身心發育,所以需要把握好尺度,不能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