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心希望快訊
閱讀心電圖是每一位臨床醫生必備的基礎技能,無論在臨床工作中還是在各種醫學考試中都要求醫護人員能夠準確迅速的讀出心電圖。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在臨床和考試中常見的幾種心電圖表現的特點。
在臨床工作和各項考試中常見的心電圖表現有:正常心電圖、竇速、竇緩、房早、室上速、室早、室速、室顫和室撲、房顫、四種房室傳導阻滯、四種心臟肥大、兩種束支阻滯、心梗急性期。
在考試中,由于題目已有選項,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已有選項的特點用排除法即可得到正確答案。臨床工作中,我們也可以根據某種異常的典型特點迅速做出判斷。因此,只要我們掌握上述異常表現的典型特點,就可以游刃有余的解決心電圖常見的問題。
正常心電圖:如圖1.
P波:代表心房除極的過程。P波前半部是右心房,后半部是左心房,所以P波的異常(時程或高度異常)反應心房的問題。
圖1
PR間期:P波+PR段,代表心房除極開始至心室開始除極。故PR間期延長見于心室傳導阻滯。
QRS波群:心室除極的全過程。寬大畸形的QRS波反應心室問題。
ST-T:心室復極化全過程。其異常多見于心室問題,但缺乏特異性。
QT間期:代表整個心室的活動過程。主要看校正后的QT間期。
在分析心電圖時,主要掌握以下幾個心電圖波形和正常值。
為了方便解題和記憶,我們以心電圖紙的格子數為單位來記憶。橫格為時間,每小格為0.04s,5小格為一大格0.20s;縱格為電壓,每小格為0.1mV,5小格為一大格0.5mV。P波反應心房除極過程,QRS波反應心室除極過程,R-R間期反應心臟節律。
心率=60/R-R間期=60/(0.04*橫小格數)=1500/橫小格
已知正常心率為60-100次/分,所以正常心率R-R間期為3-5大格(15-25小格)。
(點擊圖片可放大觀看)
竇速和竇緩
竇速: R波正常,R-R間距整齊,R-R間期<3大格(即心率大于100次>3大格(即心率大于100次>
竇緩: R波正常,R-R間距整齊,R-R間期>5大格(即心率小于60次/分)。
心臟肥厚
右心房肥大:P波≥縱向半個大格、呈高尖狀。
左心房肥大:P波≥橫向3個小格、呈雙峰狀。
右心室肥大:V1和/或V2導聯R波增高>2個大格。
左心室肥大:V5和/或V6導聯R波增高>5個大格。
竇性心動過速,雙側心房增大
竇性心動過速,右心房增大,右心室增大
房性早博
在正常的P波-R波過程中有P波提前出現。
房性期前收縮,室內差異性傳導
室上性心動過速
R波正常(但也可因為室內差異性傳導而寬大畸形),R-R間距相等,R-R間距<>
注意:當QRS波由于室內差異性傳導而變得寬大畸形時,應該要與室速相鑒別,此時應該看R-R間期。室上性心動過速心律絕對整齊,所以R-R間期規整,而室速有寬大畸形的QRS波,但是R-R間距不規整。
當QRS波正常,R-R間距整齊時,應該與竇速相鑒別,竇速時有P波,而室上速P波消失。
室上性心動過速,ST-T波改變
室上性心動過速,雙側傳導阻滯
室性早博
有寬大畸形的QRS波出現。
注意:與室速相鑒別,室速時寬大畸形的QRS波是連續的。
室性心動過速
連續出現多個寬大畸形的QRS波。
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
心室顫動和心室撲動
室顫:室顫表現基本類似于正弦波,但是雜亂無章,亂七八糟不整齊。
室撲:室撲表現為典型的正弦波。
心室撲動
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
心房顫動
R-R間期不等,R波之前有f波。
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二度房室傳導阻滯
房室傳導阻滯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P波后都有R波,PR間期>1大格(注意:PR間期指P波起點至R波起點)。
二度Ⅰ型房室傳導阻滯:PR間期>1大格,且逐漸延長,直到P波后脫落一次QRS波。
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PR間期正常、恒定不變,P波后有QRS波脫落。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P波數量明顯多于QRS波數量,PR間期無固定關系。
高度房室傳導阻滯
注意:房室傳導阻滯可記憶口訣為:
Ⅱ/Ⅰ有P臭的遠 (Ⅱ度Ⅰ型房室傳導阻滯,P波與QRS波漸遠至脫落)。
Ⅱ/Ⅱ PR 差不多 (Ⅱ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脫落前RR間期基本相等)。
Ⅲ度阻滯各顧各 (P波與QRS波均規則,但相互無關聯)。
左束支傳導阻滯
V5和/或V6導聯R波呈M型。
竇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傳導阻滯
V1和/或V2導聯R波呈M型。
竇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
心肌梗死急性期
病理性Q波,ST段呈弓背抬高(ST段指從基線到T波開始出現,出現弓背抬高才是心肌梗死),T波倒置。
心肌梗死部位的確定:
注意:心肌缺血與心肌梗死的鑒別,主要看病史和心肌酶譜的檢查。若硝酸甘油不能緩解或有心肌壞死標記物,則為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記憶口訣為:
心梗T倒
(倒置)
ST變
(弓背向上提高)
急性異Q要出現
(Qs/Qr/QR,Q波時間>0.04s,深度>1/4R)
前壁要在3到5
(V3—V5出現異常Q波)
(前)間壁1至3導間
(V1—V3出現異常Q波)
側壁Ⅰ、L和5、6
(Ⅰ、L、V5、V6出現異常Q波)
廣泛前壁一溜煙
(V1—V3出現異常Q波)
下壁Ⅱ、Ⅲ加F
(Ⅱ、Ⅲ加F出現異常Q波)
后壁1 2 T波尖
(V1、V2 R波增高,T波高聳,V7—V9出現異常Q波)
缺血ST多下移
(ST段普遍下移>0.05mV)
典型可見T著冠
(倒置T波較深,升支和降支對稱,稱為冠狀T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