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電視劇異常的火爆-----《那年花開月正圓》。目前各大視頻網站綜合評分為9.2分。如果說上半年反腐的深刻之作是《人民的民義》,下半年的《那年花開》必然是那個商戰、賺錢之道的深刻之作。
一開始看這名字,以為是一個文藝的愛情劇,后來看了兩節才發現是這樣錯綜復雜的商戰劇。于是小龍女一節不落地認真看完。這部戲引人入勝之處是它不僅僅用簡單的商業邏輯展示了成功商人的思維、技能、價值觀;它還用家族興衰的主線折射出了清末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雖然那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在劇中均未曾提及過名字,但我們清楚地看到吳家背后的左宗棠,王爺的對手李鴻章,洋務派與保皇派的爭斗,103天就宣告失敗的戊戌變法,以及為此獻出生命的“6個人頭”,還有那個被慈禧操縱的光緒帝。。云云總總,無不深刻地表現了在錯綜復雜的政治環境中,商業成功的不易。
主人翁周瑩,更是經歷無數次破產,坐牢,沉塘,心灰意冷,生死一線,最終仍然成為陜西的女首富。在這得蕩起伏的人生經歷中展示出了她的人生智慧。
我們今天來學習一下首富的那些精妙的案例,以幫助大家打開商業成功的大門:
一、棄車保帥
周瑩所在的吳家東院被抄家之后,公公,丈夫都死了,只留下一堆孤兒寡母,要生存就必須要把東院在中、西、南三院的一些財產收回。然而作為一家之主的吳蔚文已死,死的時候留了一紙文書說這些股份都送給他們其他三院了。但是這些小紙條都沒有加蓋家族的“式易堂”大印,也就是說按祖宗之法來講,這幾份文書是不作數的。但是周瑩一個寡婦要去要回來,是非常困難了。。。三家都哭窮表示日子不好過,不愿意交出來,尤其以南院的三叔,掌管典當行更不愿意。因為所有的生意中典當行最賺錢。。。
于是周瑩盤算了一下,如何才能把東院的利益爭取到。最后她決定放棄中院的茶行和西院的土布行(這兩個利潤都不行),只極力拿回典當行。
所以她分別拜訪了二叔和四叔,做了順水人情,把他們手中的紙條蓋上了式易堂大印,告訴他們以后這個紙條生效了,自己不會要回這些產業,但是要他們二人幫自己一個忙,就是勸三叔交出典當行。。
兩個老家伙得了人家的好處,自然要以長輩的身份出面為她說好話。她一個丫頭出身的寡婦本來在家里并沒有地位,但是得到兩個長輩的幫助之后,三叔自然就很難不交出典當行。(后續情節深入并沒有最終得到是后話了)
這件事是周瑩的才智初現的第一件事。
評語:做生意一定要抓主要矛盾,也許你的公司有很多產品,一定要重視利潤率最高的那一個,如果資源不能全面覆蓋的時候,放棄其他,而抓住最要緊的這個就是勝利。
二、先知先覺,杠桿重倉,壟斷
在典當行被燒之后,周瑩一家仍然沒有找到賺錢的門路。家里可以賺錢的資產只有50畝土地,于是她跟著別人種罌粟。但是眼看自己的家丁因為鴉片家破人亡之后,她一把火把快成熟的罌粟全部燒光。但也因此把家里僅有的2000倆銀子輸個精光。
她盤算著如何翻盤,但是不能再這樣沒有主見跟隨他人,應該去尋找一些他人沒有發現的機會。
這個時候她發現去年關中農民種的棉花太多,導致了當年的棉花價格非常低。所以她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今年肯定種棉花的就少了,價格肯定高。關中向來是全國棉花的重要產地,如果供給不足,全國的客商過來,肯定不愁賣。但是要種棉花至少需要2000倆的本錢
她想要干就大干一把,小打小鬧是發不了財的。
此時的東院已經沒有半毛錢了,那些掌柜學徒湊了湊也就幾百倆銀子。她婆婆也就想到做點針線活賺點小錢貼補家用。
這些行為在周瑩看來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浪費時間,要做就要做一件能真正解決當前窘境的事。后來她偷了婆婆的私房錢2000倆,還把家里僅有的50畝地拿出去當了,湊了4000倆銀子,提前低價預定了關中大部分的當年棉花。因此偷盜行為,還被婆婆告上衙門挨了三板子。
等到棉花成熟的的時候,她估算了一下,估計當年能賺2萬兩。其實她的這一筆生意是用2000倆的保證金,再用50畝土地的抵押貸款作為杠桿,全倉下注的。利潤10倍。
當她收購了關中80萬斤棉花,幾乎所有棉花都到了她手上,形成了壟斷,價格的話語權掌握在她手上。去年60文一斤的棉花,她開價120文一斤,即便這樣,客商也擔心談不成黃了,之后可能買不到貨更貴。。
這一次賺錢可謂是周瑩振興吳家所賺到的第一桶金,也由此開啟了她開掛的商業人生。
評語:這里包含了農產品期貨的樸素原理。農產品期貨就是為了這些種植戶對沖價格風險而設的。如果大量種植棉花,就在期貨上做空棉花,這樣棉花的價格高,自己的貨可以賣錢,如果價格很低,期貨上可以賺錢,從而將價格波動的風險對沖掉。而供需就是價格的最大影響因子,一般去年價格低,必然第二年供給少,價格就會上來。。。
此外,人生的質的飛躍往往只在于幾次大的機會,看準之后,重倉搏一把往往帶來的財富才可以改變生活。不斷的小打小鬧并沒有任何意義。有的人會關注多干幾個小時賺點加班費,其實倒不如想想有沒有機會讓自己的存款翻翻。富時重風險,窮時賭翻盤。富裕的時候要擔心的是資產不要縮水,所以盡可能降低投資風險。但是如果你山窮水盡,就不必要考慮什么風險了,而是抓住一次關鍵的機會翻盤。其實我有類似的體會。我的第一次破產當時才畢業幾年,創業失敗,錢都花沒了,就剩下20萬。買房還不夠一個廁所的首付,這錢就算全部虧完了也不改變我當時的生活。于是我狠了一下心,重倉加1.2倍杠桿買了一只股票.。。后來這只股票漲了7倍,我成功的在一年多的時間里賺了15倍的收益。如果當時我過多考慮風險,就沒有后來的翻盤。。。當時我的心態就是大不了就這20萬也沒了,我就當這次創業全虧沒了好了,反正我還要繼續回企業上班,工資也能養活自己,無所謂了,賭一把。。。這次賭賺夠了二次創業的本錢。。。
三、拓展上下游,形成產業鏈
因為收購棉花賺了第一桶金之后,有人告訴她其實雖然大賺一筆也比不上人家搞土布的,因為棉花漲價,土布也漲價很多,最后賺最多的反而是那些賣布的,于是周瑩想了辦法,希望能把中院的土布作坊和西院的布莊聯合起來成立一個吳氏布業。
通過九牛二虎之力終于說服了兩位長輩跟她合作,成立了布莊。
評語:在一個行業中不同的環節利潤率不相同,而且利潤的高低也總會隨著政策,經濟來回變化和波動。如果只做產業鏈中的一個環節其實蘊含著比較大的風險。比如說我們曾經說過的一個行業,煤炭和發電。煤炭價格高了,煤廠大幅盈利,電廠就虧錢,如果煤炭價格得以控制,電廠盈利了,但是煤廠就虧了。所以現在改革的一大舉措就是煤炭企業和電廠合并,對沖掉不同環節的風險。比如神華合并國電。所以很多做大的企業都是在整個行業的各個環節進行拓展,打通整個產業鏈,對沖掉一些經濟、和局部風險。
四、拓展銷售渠道,占領發展中市場
當周瑩的土布工廠開辦生產了大量的土布之后,她發現自己家的土布根本賣不出去。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國外機器織出來的洋布不僅質量上乘而且還便宜。這種洋布流行于街頭,搶占了大部分市場份額。這可愁懷了全家人。三院投資大筆資金來這個生意上,沒想到現在大家都深陷其中。
有人琢磨著降價出售,還有人說等等看,等到難關過了說不定就賣出去了。
這個時候周瑩想到了辦法,她讓人調查那些買洋布的商販都把貨賣到了哪些地方,最后發現他們發貨基本都發在商業氛圍比較好的中原地區,最遠也就到瓜州。那么瓜州以外的地方,肯定洋布還沒有流行,土布賣過去應該還有市場。。。
所以她千里迢迢到了新疆的迪化,找到當地最大的客商談成了合作,把自己家賣不出去的土布,在不降價虧損的情況下,全部賣出,不僅賺了十多萬倆銀子,還談成了西域最大財閥的所有商品供貨的生意,為吳家未來的利潤奠定了基礎!
評語:生意之道放眼更遠,更全的市場全貌。兵家必爭之地往往耗費大量財力物力還利潤稀薄,反而在一些所有玩家不關注的地方可能會產生更好的商業價值。其實這個案例我深有體會。小龍女的第一份工作是輝瑞真菌藥品的銷售。當時所有真菌藥物的必爭之地就是骨髓移植科。競爭激烈,客戶欲值高,往往都是各家公司斗得頭破血流,花錢賣力,但最后也撈不著太多的市場份額。后來我仔細研究了一下真菌發病的機制,其實不外乎免疫缺陷,骨髓移植病人就是典型的免疫缺陷。但是又不是只有這些人才有免疫缺陷。我發現了一個中央市場部從來沒有關注的科室:風濕免疫科。比如什么紅斑狼瘡的病人,常年用激素,免疫缺陷嚴重。還有什么長期臥床的老年科。。總之我覺得他們有需求,而且這些醫生治療意識差,大多不太懂,比起常見真菌感染的血液病專家來說,這些科室的醫生更容易對我的技術支持形成依從性。所以后來我索性花了大精力來搞這些科室。這個奇招使得我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全國銷售冠軍的位子上。后來甚至還被一些競爭對手公司效仿。。。。
五、在所有人還沒有醒悟的時候,先下手為強
由于洋務運動,各地開始學習西方開辦機器織布局。但是保皇派是反對的,于是各個機器織布局都被傳出各種危險和謠言。一個新的事物,大多數人去接受他都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這個時候陜西改革派趙白石要開辦機器織布局的時候,大部分商戶都成觀望態度,即便有一兩個開竅的人,最后也因為種種利益關系而放棄了,最終這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落到周瑩的頭上。
于是周瑩又動用全家力量,砸鍋賣鐵湊了20萬倆白銀。當時的吳家生意剛剛有點起色,所有人都不愿去冒這個風險,但她最后還是做到了。
她決定賭一把。一個新的事物初現,所有人都還沒有回過神來到底能不能賺錢,要趁大家都還沒有醒悟的時候就把坑占住,因為如果確認一件事確實能賺錢的時候,也許你就只能分到一杯羹了。要抓一個機會就要把先機占盡。二叔說:要么我們認購100股看看,但周瑩說要認就全認了。你認100股這事成與不成其實都沒啥太大的意義。
評語:其實任何賺大錢的機會都不可能是確定性很強的,如果確定能賺錢,參與的人就多了,也就稀釋了每個參與者的利益。股票投資也是如此。很多賺大錢的牛股都是在剛剛出現一點業績向好的端倪的時候才是最佳的進場時機,一旦財報公告業績大增的時候,股價已經很高,已經沒有什么錢可賺。如果你還是小倉位試試的話,你付出了相同的時間了精力,大賺卻跟你無緣。所以賺大錢的機會往往出現在大部分人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背負了一定的失敗風險,重倉參與。沒有風險而賺大錢的機會,基本不存在。。。
六、眾人持股,快速融資
保守派忽悠土布作坊的織工們跑去砸了周瑩的機器織布局。周瑩的20萬倆才沒兩個月就打了水漂,再次破產了。。。
但是不能放棄,她還要重開機器織布局。這個時候需要10萬兩重建費用,買機器啥的。但是吳家的所有錢都已經在第一次花光了,還去哪里搞10萬兩呢。后來周瑩想了個辦法,拿出所有商行一半的股份來給所有的伙計認購以此來讓大家湊錢,這樣大家在拿工資的同時還能分享生意利潤分紅,對于伙計們也是是一件好事。
然而因為對小戶人家來說,承受不起風險,所以來認購的人并不多。最后周瑩想到了拿吳家的物件作為抵押。一個大戶人家,其實全家的財產隨便也有10萬倆,但是現在沒有現銀,難倒英雄漢。要快速籌到錢,必須解決這些人的心理顧忌。這樣有抵押的眾籌,才能吸引到大家。
于是一周內,她再次籌集到10萬倆白銀。
評語:在當時,這是一個很前衛的經營模式,家族的所有長輩都看不過去。但是放現在倒是不新鮮了。員工持股,可以促進所有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公司業績與其自身的工作貢獻相關聯,才能在各個崗位上節省管理成本,讓員工努力工作。另一方面,股東數量的增多,增加了有說話權的人,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即便周瑩再聰明她也需要很多幫手。這么多人持股,會積極為公司獻計獻策,更多了很多心的想法和思路去嘗試。總的來說,必然是提高公司業績的有效模式。
其次,這也達到了快速融資的目的。任何人也不可能這么快借給你10萬倆銀子,幾百人,哪怕每人就幾十倆,也能快速解決當前頭寸緊張的難題。。。
其實我的科技公司也打算在第一輪采用眾籌的形式,主要是身邊已經好多朋友說過想投我公司的股權。另一方面也是上述優勢的考慮。因為一個有眾多股東出謀劃策的公司要比只有幾個大股東的公司有更多的可能性!
七、步步為營,斗垮對手仇人
周瑩經營機器織布局漸入佳境,年盈利可以達到200萬倆銀子。這么大的利潤引起了很多權謀家的興趣。最終政府要周瑩交出全部織布局的股份,還給她以反叛名義判刑入獄,判了個斬監候。一句話就是判了個死緩。這就是當時的政治,官僚無盡的壓榨和掠奪。
最后吳家答應放棄機器織布局的的全部股份,并給王爺500萬倆銀子,希望王爺能放了周瑩。又一次,吳家山窮水盡。。。只不過換來了周瑩的自由。
周瑩重整旗鼓,創辦了私人的涇陽織布局跟官府的機器織布局競爭。但是她心存恨意,很希望能找到機會報仇。
仇家沈家日昌和由于跟權貴王爺合作,所以被王爺榨取了很大的現金。機器織布局經營不善,造成虧損,所以需要日昌和貼補,以確保報給上面的財務報表好看。當年日昌和調了100萬倆給機器織布局。簡言之拆東墻補西墻。
這個時候周瑩發現一個現象:機器織布局的工人跑到她這邊找工作,原因是幾個月不發薪水。所以周瑩覺得他們的經營出了問題。但是翻看他們公開的財務報表卻是大幅盈利的。所以周瑩猜到了是沈家的日昌和在貼補機器織布局。她決定暗中操縱,讓沈家資金鏈斷裂而破產。
這個時候日昌和發了大量的貼票來攬儲,用以解決頭寸不足的危機。日昌和是個錢莊,也就是銀行,發貼票其實有點像債券,利率是20%。也就是你100倆買的貼票,到期后可以兌現120倆銀子。這是一個典型的頭寸緊張的信號,短期急需銀子救急才會大量發貼票。
這個時候周瑩命人向日昌和存進200萬倆白銀,以此打消沈家的顧慮讓他掉以輕心,這樣他們就可以放心把頭寸進行騰挪
在另外一邊周瑩命人跟沈家談一筆5000包生絲的生意,說是因為急用錢要廉價轉讓,希望沈家吃掉。再偽造一個外國客商說需要4000包生絲。考慮到下家有人接貨,而且這個賣家價格比市場便宜一成,還能給談生意的人回扣,很快沈家就吃掉了這5000包生絲貨物,再次讓頭寸少了十多萬倆銀子。。。
當然這個外國客商是周瑩叫人偽造的電報,他的這些生絲根本賣不出去,沈家賬戶上的頭寸越加緊張。
這個時候周瑩決定收網。。。
她命人取出之前存入的200萬倆銀子,幾乎是同時,從北京,南京,西安三地同時提取,以至于單筆金額并不大,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但是同時完成了現金的全部取出,等對方反應過來已經晚了。。。這個時候沈家賬目上只有幾千兩銀子了。。。
這個時候周瑩叫人營造貼票貶值,沈家跑路的風聲。下面的人拿著500倆的貼票,低價轉讓。這樣就形成了所有債券持有人的擠兌。
最終日昌和多家商號被燒,被迫停業,也宣告破產。
評語:其實我們談這個案例并不是要教大家如何擊敗商業對手,而是要知道如何規避資金鏈斷裂破產的風險。沈家開錢莊之后就逐漸放棄了一些之前的生意,比如茶葉啊,馬匹啊,棉花布啊之類的。主要原因是錢莊賺錢快,那些實業賺錢太慢了。當時周瑩說其實別看我們的傳統生意賺錢慢,但是各管各的,互相不影響,一個行業不行,另外一個總行,總的來說風險可控。但是錢莊看起來賺錢快,一旦出問題就可能牽連到所有的生意,敗的也快。這是一個樸素的道理,金融風險永遠是大于實業的。你見過實業企業虧損,但總還有些有形資產,破產不是那么容易。但是金融風暴往往都是歸零的,風險遠遠大于實業。所以如果沒有實業而是純金融,總有那么一天,會遭遇到大的風暴。
另一方面這里還包含了公司經營的基本原則,現金頭寸、存貨、銷售之間的關系,當你頭寸緊張的時候,盡可能減少存貨,提升產品的周轉。更不能讓自家的債券出現擠兌現象。總之資金鏈的斷裂往往就是一個公司破產的判決書
八、天、地、人、神、鬼
如果說前面的7條都在講“術”,那么這一條就是在講“道”!
陶朱5字商訓講到“天、地、人、神、鬼”
天--順應時勢
地--誠信立身
人--仁者不敗
神--遇事果敢,敢闖敢干
鬼--手法活絡
然而這5字鬼排在最后, 就是說做生意賺錢,所謂的心計手腕都是其次的,而最重要的是天時,誠信,仁義和意志力。講出了真正商道的至高境界。
評語: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以更高的精神追求為目標去賺錢才能讓生意變得更有意義。所以很多商業奇才賺了錢也都全部捐了,比如比爾蓋茨,巴菲特,索羅斯。那么在賺錢的過程中也要遵循道德和仁義,如果為了錢可以無情無義,不擇手段,那么也就根本沒有入真正的商道~~
結語
總之,一部好劇可以讓你獲得很多的心得,學習到為商之道、之術。一個獲得成功的人必然會遇到各種挫折,體會波瀾壯闊的人生。想做大事就要有承受大痛的勇氣和心胸。向來收獲都跟風險并存,如果你能承受最壞的結果,再去追求想要的成功!用道德、仁義約束商業行為是商道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