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數據:
心血管疾病全球流行形勢!
在近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和工業化進程中,盡管我們的健康狀況在大大改善、平均期望壽命也在增加,但與此同時,疾病譜也在發生驚人改變。今天,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心血管疾病在我國已經成為第一位致死、致殘原因。心血管病每年導致1750萬人死亡。每年有760萬人死于心臟病,570萬人死于腦卒中。預計到2020年,全球因CVD死亡人數將達2500萬人。
對于數以千萬計的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如何通過有效的方式,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與死亡率,已經成為一個日益迫切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臨床經驗總結出易發疾病的因素:
(1)高血壓,大量食用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導致體重超重以及高血壓。長期高血壓可使動脈血管壁增厚或變硬,管腔變細,進而影響心臟和腦部供血。高血壓可使心臟負荷加重,易發生左心室肥大,進一步導致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當血壓驟升時,腦血管容易破裂發生腦出血;或已硬化的腦部小動脈形成一種栗粒大小的微動脈瘤,當血液波動時微動脈流破裂而造成腦出血;或高血壓加快動脈硬化過程,動脈內皮細胞受到損傷,血小板易在傷處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發心肌梗死或腦梗死。
(2)煙酒:有研究證明,吸煙使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一個很重要因素,煙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會侵害人的身體健康,吸煙的人更容易引發心肌梗塞。過量的飲酒會使人患心律不齊,即使只是飲酒過度,每天喝酒也會消耗人體存儲的鉀和鎂,從而引發心律不齊。
(3)壓力過大:年輕人的工作壓力過大,對身體也是有影響的,總是生活在高壓的工作強度下,人的精神高度緊張,機體一直在不停的運轉,對心臟和大腦有很大的傷害。
(4)血液粘稠:現代生活節奏緊張,家庭、事業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的情緒也愈來愈不穩定;同時,過量飲酒、攝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運動,加之生活環境的污染,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急劇下降,攝入體內的負離子也就不足,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人體新陳代謝速度減慢,血液流速會減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腦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時預防、調理,將會引發冠心病、高血壓、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
(5)糖尿病:糖尿病是心臟病或缺血性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隨著糖尿病病情進展,會逐漸出現各類心腦血管并發癥,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腦梗、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等。
(6)高膽固醇:血液里的“壞”膽固醇越多,集在動脈壁里的就越多,斑塊不斷長大,使動脈逐漸狹窄甚至阻塞,影響血液和氧的輔送,就會引起心絞痛、心肌缺血、腦梗死、腦軟化等疾病。
(7)肥胖:長期肥胖,體重超標,特別是腹型肥胖,大量脂肪在心臟、心包、大血管周圍沉積,使心臟擴大,負荷加重,阻力增加,影響到心肌的順應性,久而久之,形成脂肪性心肌病;脂毒性物質還損害心肌及信號傳導系統,發生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所以肥胖者發生心血管疾病。
血管中的毒素:
(1)極度疲勞
(2)不尋常的過度出汗
(3)肩膀、脖子、下巴或手臂疼痛
(4)呼吸困難,頭暈,難以深呼吸
(5)心跳加劇,猛烈或者不規律
(6)惡心,胃痛,消化不良
(7)心悸
(8)紫紺
(9)眩暈
(10)脾氣急躁、暴躁
(11)體力勞動時偶爾會出現心臟前區疼痛
(12)睡覺有時胸悶難受不能平躺
(13)情緒激動時心跳加快,心臟有明顯不適感覺
(14)肢體麻木
(15)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我院為什么推出春季清心?
春天、是各種疾病的高發季節。隨著氣候的轉暖,人們的戶外活動增多,心肌耗氧量也隨之增加。有的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心臟對由靜止期到活動期的負荷量增加一時不適應,加上有的老人對活動量掌握得不好,活動量過大,容易誘發心絞痛或心梗。張院長進一步解釋說,由于老年人自身免疫功能下降,隨著戶外活動的增多,遭受風寒侵襲和細菌感染的機會也隨之增多,容易發生感冒、發燒、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統的疾病,而這些病都有可能誘發或加重心血管疾病。溫差較大,對血管收縮、舒張的調節要求較高,因此,心腦血管病變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腦中風等在春季更容易發作。
所以我院特在春季也是心血管疾病易發的季節重磅推出“清心”方案,讓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降到最低,為您和您的家人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心血管疾病的防護:
1、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量。
2、控制脂肪攝入的質與量。
3、多吃富含維生素C 的食物。
4、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5、限鹽。
7、食多餐,切忌暴飲暴食,晚餐不宜吃得過飽
8、適當運動。
9、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失眠、過度勞累、生活無規律、焦慮、抑郁。
10、每天應不低于1500—2000毫升水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
新沂療養院,針對心血管制定專一清理方案,歡迎體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