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定時疼痛,大便次數明顯增多,糞便變稀,水分增加,甚至糞便中含膿血,粘液,未消化食物,脂肪,或變成黃色稀水,氣味酸臭,常伴有排便急迫感,大便是有腹痛,下墜,里急后重,肛門灼痛等癥狀。
艾 灸 穴 位
下巨虛
取穴:在足三里下6寸,條口下約一橫指處,距脛骨前緣約一橫指處,犢鼻與解溪穴的連線上取穴。
功效:艾灸該穴位有調理腸胃,通經絡,安神志之功效。
主治:主治急慢性腸炎,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肋間神經痛,下肢麻痹痙攣等癥。
天樞穴
取穴:采取仰臥姿勢,天樞穴位于人體中腹部,在肚臍中間,往兩側量三指即是。
功效:艾灸該穴位具有健脾和胃,通調腸腑的作用。
主治:主治便秘,腹脹,腹瀉,腹水,消化不良,惡心想吐等癥。
關元穴
取穴:關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處。
功效:艾灸該穴位有補腎益氣,培腎固本等功效。
主治:主治消化不良,腹痛,泄瀉,痢疾,脫肛等消化系統病癥。
艾 灸 方 法
艾條溫和灸:將艾條一段點燃,與穴位保持3-5厘米的距離,每次10-20分鐘,每日一次,5-7日為一個療程,間隔2日可行下一個療程。
艾條回旋灸:將艾條一段點燃,與穴位保持一定距離,左右來回回旋施灸,一個穴位灸10-15分鐘,灸至局部溫熱紅暈,每日一次,痊愈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