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喝茶新物種已經跟大家說過健康飲茶就要拒絕“盲茶”,如何避免“喝盲茶”?首先就要按照茶性喝茶。
寒涼平溫各不同
依據中醫的基本理論,各種藥材都具有各自最基本的寒、涼、溫、熱四種藥性,在“四性”之外還有一種平性藥。同時,中醫認為,人的體質也有燥熱、虛寒之分。
藥材“寒涼溫熱”四性的決定因素,是其作用于人體所產生的反應和療效,它與所治疾病的寒熱性質相反,即所謂“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而中醫向來有“食藥同源”一說,按照中醫的“四性”,作為飲食之物的茶,在經過不同的制作工藝后,也有寒、涼、平、溫的茶性之別,因此體質各異,飲茶也有講究。
但是生活中常有人因為不了解茶性而喝錯了茶。茶方哥身邊就有腸胃不好的朋友喝輕發酵鐵觀音,結果病情加重,就是因為輕發酵鐵觀音性偏涼,對于有腸胃不好的人來說,長期飲用更傷胃。
另外有一個朋友屬于陰虛內熱的體質,這種體質不耐暑熱,經常口干舌燥、眼睛干澀,且容易出現便秘,但這位朋友還在夏天喝重發酵的武夷巖茶,重發酵的巖茶偏溫性,這樣就更是如同“火上澆油”,火氣就更旺了。
一言以蔽之,如果沒有依據個人體質按照茶性飲茶,就可能出現身體不適的現象。
那么具體每種茶分別會具備怎樣的茶性呢?
不一樣的茶色,不一樣的“性格”
一般而言,我們根據茶的湯色及加工工藝將茶葉分為六大類——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
綠茶
綠茶是指采摘新葉或嫩芽后,經殺青、揉捻、干燥等工藝制作而成的茶品,因其成品色澤、沖泡后的茶湯都較多的保存了鮮茶葉的綠色主調而得名。
殺青后的龍井
綠茶未經發酵,是發現和使用最早的一種茶類,也是我國產量最高、飲用最廣的一種茶類,各類茶中,綠茶名品最多,如西湖龍井、碧螺春、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信陽毛尖、黃山毛峰、安吉白茶(名為白茶,其實是綠茶)等。
綠茶屬于寒性,適合體質偏熱、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飲用,且湯色透徹、清新透綠,天熱時品飲更有清爽之感。
黃茶
黃茶屬于輕微發酵茶,其出現源于偶然,人們在制作綠茶的時候發現,如果殺青、揉捻之后干燥不充分,茶葉就會被“悶黃”。黃茶干茶色澤金黃鮮亮、茶湯澄瑩透亮。但黃茶產量較少,主要名品有蒙頂黃芽、君山銀針、霍山黃芽等。
君山銀針
黃茶同樣偏寒性,因屬于輕發酵茶,富含較多茶堿、茶多酚,有促進消化的功效,消化不良的時候可以飲用。
白茶
白茶為微發酵茶,采其鮮葉后自然萎凋,輕微發酵,不炒不揉,自然干燥而成,因其葉色、湯色均如銀似雪而得名。
正在萎凋的白牡丹
民間認為白茶“三年藥七年寶”,長時間陳放后的白茶滋味越醇厚。較為著名的白茶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等。
白牡丹
白茶屬于涼性,對于胃“熱”者可以在空腹是適量飲用,而胃寒的人則要在飯后飲用。
青茶
烏龍茶又稱青茶,屬于半發酵茶,鮮葉先經曬青和搖青,促使其發酵后,再進行高溫殺青、揉捻、干燥。因而烏龍茶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泡開后,茶葉中間為綠色,邊緣為紅色,兼具綠茶之清香和紅茶之醇厚。烏龍茶名品主要有安溪鐵觀音、武夷大紅袍、鳳凰單樅、永春佛手、凍頂烏龍等。
鳳凰單樅
烏龍茶性平,具有生津除熱的功效,適于口舌干燥者飲用。但是根據茶的加工及發酵程度,還可以將烏龍茶分得更細。
輕發酵的烏龍茶,如文山包種茶、輕工藝的鐵觀音、浙江龍泉的金觀音,用玻璃杯泡的時候能夠明顯看出茶湯是綠色,但是有烏龍茶的香氣,這種茶葉也是涼性茶。中發酵程度的烏龍茶性平,重發酵的烏龍茶則偏溫性。
黑茶
黑茶屬于后發酵茶,一般原料較粗老,制作過程中往往堆積發酵時間長,使其葉色變得黑褐色,故得名黑茶。與其他五大茶類只有兩三年保質期不同,黑茶有越陳味越香的特點。黑茶名品主要有普洱茶、茯磚茶、廣西六堡茶、湖北老青茶、沱茶、藏茶等。
普洱熟茶
黑茶性溫,能解油膩、調節血脂、養胃健脾,適于體虛和偏好肉食的人飲用。
但是,生的普洱剛做出來其實是綠茶,也是偏寒性,因此有些人喝完就會拉肚子,就是因其品性偏寒;發酵之后的普洱熟茶則屬于溫性,所以經常喝熟普可以養胃。
易武生普龍珠
紅茶
紅茶屬于全發酵茶,以茶樹新芽為原料,經萎凋、揉捻、發酵、干燥等工藝精制而成。紅茶具有紅葉、紅湯、香甜味醇等特點,是我國第二大茶類,名品有正山小種、金駿眉、銀駿眉、九曲紅梅、祁紅、滇紅等。
正山小種
紅茶同樣屬于溫性,可以暖胃補氣、促進血液循環,適合胃寒、手腳冰涼、年齡偏大的人飲用。
因此,經常喝茶的茶友中流行著“春飲花,夏飲綠,秋飲青,冬飲紅”的說法。因為夏天暑熱重,喝偏寒性的綠茶有祛暑清熱之功效,而冬天天寒,飲紅茶則可以起到溫補暖胃的效果。
寒性
涼性
涼性
涼性
涼性中性溫性溫性溫性
綠茶
黃茶
白茶
普洱生茶
輕發酵烏龍茶
中發酵烏龍茶
重發酵烏龍茶
黑茶
紅茶
所以說,喝茶一定要按照茶性來喝,具體變現為:一是根據時節選擇相應茶性的茶,如夏天喝清涼解暑的綠茶或白茶,秋天喝溫和潤肺的烏龍茶,冬天喝驅寒補氣的黑茶、紅茶;二是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合適的茶,陰虛內火的可以適當喝偏涼性的黃茶、白茶或輕發酵烏龍茶;體虛畏寒的可以選擇偏溫性的黑茶、紅茶或重發酵烏龍茶。
不然,你可能不只是喝了一杯“假茶”,久而久之甚至會有陰陽互逆、傷胃損腎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