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狀胎盤(Placenta membranacea):
又稱彌漫胎盤(Placenta diffusa),是指功能性的絨毛覆蓋全部的胎膜,胎盤發育如薄膜狀結構,占據整個絨毛膜的周邊。
發病原因:
目前尚未研究清楚,認為膜狀胎盤可能與早期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萎縮或發育不全,底蛻膜血液供應差而包蛻膜血液供應豐富使絨毛膜持續在平滑絨毛膜階段、受精卵種植過深、滋養層細胞發育障礙導致。
臨床表現:
(1)膜狀胎盤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孕期陰道出血,因常伴胎盤前置或植入而出現陰道出血。
(2)胎兒和母體的營養交換是在胎盤的絨毛間隙進行的。膜狀胎盤母體與胎盤的血液循環基本正常,但是胎盤一胎兒循環由于胎盤內絨毛組織缺如,胎兒循環血量減少,胎兒與胎盤交換功能障礙,胎兒營養缺乏、缺氧以致胎兒宮內發育遲緩,胎兒生長受限,羊水過少等。
(3)常導致流產、早產或死產。
(4)孕婦易發生產后出血、胎盤粘連。
膜狀胎盤產前診斷主要依靠超聲檢查,其具有典型的產前超聲聲像圖。
超聲表現:
(1)胎盤面積巨大,覆蓋宮腔面積2/3以上,超聲顯示幾乎所有宮壁均有胎盤覆蓋;
膜狀胎盤:2/3以上子宮壁表面均被胎盤覆蓋。
(2)胎盤異常增厚,可厚薄不均,胎盤內正常均勻實質回聲減少、形成大片漩渦狀噴泉狀泥石流樣流動液性暗區,極似一層薄膜包裹大量流動血液形成的血袋;
膜狀胎盤:胎盤增厚,其內可見大片無回聲,且胎盤實質回聲較少,實質部分厚約1.2cm,但整體胎盤較厚。(超人明視)
(3)可導致IUGR,胎兒各徑線均小于同孕周正常值;
(4)彩色與頻譜多普勒表現:胎盤內顯示豐富的片狀彩色血流信號,由一層薄膜包裹著,頻譜多普勒記錄到低阻型、湍流型動脈頻譜及靜脈頻譜。臍動脈頻譜呈單峰,無舒張期血流,與早孕時的相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