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很麻煩!了解下人體的 “ 津液鏈“ ,更好的補陰 !
最近有不少朋友反映收不到推送,建議把本號設為星標,經常點贊或在看,這樣微信就會覺得你喜歡看,把我的更新優先顯示在前排,不漏推
津液,包括了血液、精液、髓液、汗液、唾液……它們皆可統稱之為津液。津液是一個相互聯結又能相互轉化的有機體,好像一條鏈子聯在一起,所以,我把它叫做津液鏈。
《靈樞.邪氣》說:“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
津液中體輕的可外走腠理以為汗;津液中體濁的可內滲入骨空而為髓,津在外而為陽,液在內而為陰,用以區分它們的不同功用。
津液雖屬陰液之類,但不能離開陽氣的蒸化,具體地說,它必藉脾氣的運化、腎氣的主宰、肺氣的敷布和三焦陽氣的溫煦和流通。
血,是人體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素問.五臟生成》說:“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可見人體的組織器官離不開血液滋養。但是,血是由津液所變生,而系于津液鏈中的一個環節。
《靈樞.癰疽》“腸胃受谷,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而《靈樞.營衛生會》亦說:“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
清朝人尤怡在所著的《金匱翼》里也說:“蓋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脈之所終始也。若三焦調適,氣脈平均,則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經,化而為血,灌溉周身。”
《靈樞.五癃津液別》說:“五谷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于骨空,補益腦髓。”
《靈樞.五癃津液別》又說:“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于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酸。”
它說明了男女房室過度,傷了腎精,精液流溢過度,勢必致使髓液減少(因為精生髓),乃發生腰痛和膝脛酸楚。
至于五臟之氣,所化生五臟之液,如心汗、肺涕、脾涎、肝淚、腎唾,也都屬于津液的化生,亦由飲食分解而成,只不過它們的表現、形式稍有不同,但它們之間的“血緣”關系則是一致的。
例如:肝血可以化生眼淚,若淚流過多則傷肝血;腎精可以化生口涎,若唾吐過多則傷腎精。
所以,不但“五液”如此相聯,而精血之間、髓精之間、血髓之間都具有內在的相互轉化關系,形成一條津液鏈而維系在一起。
凡胃液先虛,而使飲食減少,則營血無從化生而變虛。治法不急于補血,而以甘寒之品先滋津液,使其胃和能食,諸證不治而自已。
這種補津液以生營血的方法,亦可用于精虛之人,其療效也相同。由此可見,津液鏈的理論確有其臨床意義,是不能忽視的一個新發現。
《靈樞.天年》又說:“呼吸微徐,氣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揚,各如其常,能使長久。”它說明了古人不但為我們指出了津液的可貴,同時又指出了調息生津的方法,示人以防病保健的要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