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的幾位教師朋友跟我聊了聊讓他們開學時感到煩惱和糾結的事——學生座位安排!
座位安排這個問題,說大不大,但說小也不小,想要讓座位安排既合理又有新意,還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兒喲~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一篇“座位調整攻略”,悄悄放大招,就不信你不需要!
最近在朋友圈中看到的一條信息,將整個教室中的位置歸納為“金三銀四”,這不失為有噱頭的新聞標題。和公正地安排班干部一樣,公平地安排教室座位也應該是班主任的基本職業操守。
合理安排學生座位,有助于班主任工作順利開局。然而,千萬不要認為排座位只是開學初的“保留曲目”。座位不必一坐到底,班主任可以不斷地根據學生的狀況,進行適當的調整,讓班級的座位流動起來。這樣,既能解決班級管理中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也能給學生帶來一些新鮮感。嘗試一下吧!
開學初,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們按個頭大小排成一隊,然后兩個人一組從第一排第一桌開始安排座位。唯一可以開綠燈的就是眼睛近視的同學。在排好座位后可以做適當的調整,以示必要的人文關懷。座位初步固定下來后,傳統的調座位方式包括“左右循環”和“前后循環”兩種。
左右循環——定期對座位進行左右循環的調動。因為學生處在青少年時期,視力尚未定型,如果一直坐在教室的角落會形成斜視。左右輪換座位可以保護學生的視力。
前后循環——低年級學生的身高沒有太大的差距,班主任可嘗試安排全班同學按前后順序循環坐。例如,1—3排前后循環,4—6排前后循環,讓學生在相近范圍內適當調動座位。
一段時間后,開學初安排的座位會暴露出小問題。除了開展常規的思想教育外,開動腦筋,通過調位置來營造班里安定的氛圍,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排座位一定不能一排了之,不能指望一勞永逸,很多班級問題都可以通過調換位置的方法得到解決。
1一個總是喜歡回頭看的小男孩
王老師班上有位叫天天的小男孩,特別頑皮可愛。美中不足就是好動,是那種被形容為“屁股下安轉軸”的學生。他給班上帶來了很多不安定因素,老師不得不花費很多精力和他打持久戰,甚至每節課都在不斷提醒他,但收效甚微。這讓王老師課堂教學的愉快指數大幅下降。
仔細觀察王老師的課堂,不難發現這位叫天天的小男孩后面還坐著一位同樣調皮的男生,他們兩個關系非常好。天天不斷地回頭,不是主動找同學搭話,就是被后面同學弄出的動靜吸引過去了。
此時,適當調換位置就顯得十分必要了。調換位置改變了學生的外部環境,班主任可以同時進行思想教育,轉變內因。自外而內,轉變學生的聽課狀況。師生間僵持的狀態也就自然得到改變。
2當“悶葫蘆”遇上“小麻雀”
學生的個性特點大不相同。有些學生呈現出“悶葫蘆”的性格特點,沉默寡言,除非被老師點名提問,否則決不主動在課堂上發言。小學階段是學生性格養成的重要時期,這樣的表現讓人著急。相反,有的小朋友因為性格非常外向,像個小麻雀一樣嘰嘰喳喳,很難靜下心來思考。
怎樣安排班級里的“悶葫蘆”和“小麻雀”的座位呢?我們首先會想到“動靜結合,相得益彰”。通過調換位置,把活潑的“小麻雀”安排到“悶葫蘆”旁,既是對“小麻雀”課堂紀律的有效調控,又能帶動“悶葫蘆”更多地表達自己,這也是古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課堂中的運用。
嘗試著讓“悶葫蘆”和“小麻雀”做同桌,讓他們一起討論,共同學習,你會逐漸發現二者的細微變化。此時,最大的受益者是那個不太愛說話的“悶葫蘆”。
3一個沒有朋友的學生
王老師的班上新轉來一個小男孩,他愛動手打人,寫作業很拖拉。他轉來后不久就成為了班上令學生敬而遠之的“孤島”。怎么辦?若順應學生的集體意愿,讓他獨自坐,這種做法無異于冷暴力。能不能通過調整座位的方式,解決他的“朋友荒”呢?
在與班委會討論后,班主任王老師和班干部們達成共識,大家輪流去和他做同桌,每人一周,并且約法三章:要和他友好相處,要熱心幫助他,每天至少找到他的一個亮點并稱贊他。
由于有約法三章在先,而且一周的相處時間并不長,很多同學都報名來預約和他做同桌。一個學期結束后,這位同學竟然成為了班上朋友最多的人。
4不斷冒出的“小眼鏡”
教室里突然冒出一副“小眼鏡”,神氣地出現在了班級學生的面前,這竟然贏來不諳世事的小朋友一片羨慕的目光。“小眼鏡”數量不斷增多的現象,讓人心痛。
班主任除了關注學生眼保健操的完成狀況,減輕學業給學生視力造成的負擔,還可以通過調換座位的方式對學生視力進行有效保護。
在小學低年級,我們可以通過前后輪換和左右輪換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改變位置,緩解眼部疲勞。當然,讓看黑板有困難的“小眼鏡”適當靠前坐,也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1異質同桌,優勢互補
(1)借助成績優異的學生的力量
班主任如果發現個別學生有掉隊的傾向,需要天天單獨補課,這時可以安排學生做你的小助手。邀請一個成績優異而又熱心的學生來做自己的助手,替你隨時隨地關注他(她)的學習進展,及時向你匯報他(她)的學習情況。這個策略如果運用得當,能大幅減輕班主任的負擔。
(2)借助性格外向的學生的力量
學生的性格會有很大的差異,開學不久你就會發現有的學生性格內向到上課起立發言時都臉紅窘迫。班主任可以安排一個外向活潑的學生做他(她)的同桌。近朱者赤,先受到影響的往往都是內向的學生。
(3)借助班干部的力量
很多班主任選班干部的時候,喜歡選擇各方面都比較出色的學生。如果班上有調皮的小猴子型學生,借助班干部同桌的威信,對其課堂紀律加以適當約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2同質同桌,互相促進
如果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傳統的“一幫一,一對紅”的方式也存在一些問題。學困生和學優生共同討論時,成績稍微遜色的學生往往洗耳恭聽放棄了主動思考。長此以往,話語權常常被學優生掌握,看起來很民主的對話,其實仍存在著學困生的話語權劣勢。
我們可以嘗試反其道而行之,大膽采用“同質同桌”的形式安排座位,將學習能力相近的學生分在一起。兩個程度都比較好的學生在一起,可以共同迎接學習過程中的新挑戰;兩個程度都不算好的學生做同桌,沒有了優秀學生在身邊,只能依靠自己,承擔自己的學習任務,也不會因為自己的錯誤答案而感到難為情。班主任不用擔心學困生組合完不成任務,可以發揮學優生小組的幫扶作用,讓他們在完成學習任務后再施以援手,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本文選自源創圖書《輕輕松松當好班主任》,田冰冰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點擊封面可查看大圖)